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安大明宫发现千年古墓,里面出土神秘纹饰 [复制链接]

1#

本世纪初,位于西安大明宫附近的一处古墓被发掘,考古学家从墓葬中找到许多造型奇特的纹饰,这些巨口獠牙、长鼻上卷、鱼身鱼尾的图案,明显不是中国传统的纹饰。

经学者考证,从这座墓葬里出土的,正是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的摩羯纹,而这座被称为“安伽墓”的古墓,则是北周时期一位在中国做官的栗特人的墓葬。

栗特人世代定居在中亚的泽拉夫善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属于欧罗巴人种。栗特人善于经商,被誉为古代的“犹太人”,常在全球各地往来。

到了隋唐时期,一部分栗特人定居在中国,成为我国古代的一个白种人少数民族,据《隋书》等史料记载,这些人是月氏一族的后裔,他们“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

后来,皇帝把定居国内的栗特人封为“昭武九姓”,即“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九个姓氏。掀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便是栗特人的后代。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石勒、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也是栗特人的后裔。

那么,从栗特人墓葬里发现的“摩羯纹”,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中国纹样工作者、设计师黄清穗编著的《中国经典纹样图鉴》一书,对“摩羯纹”的来历、结构和图案演变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摩羯”一词为梵语译音,在某些典籍中也被称作“摩伽罗”,在印度神话中,摩羯是水神的坐骑,其形象是一种兽头、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异兽,具有翻江倒海之神力。

按照佛教的说法,摩羯本是佛祖的弟子,因破了戒律,被罚作异兽,“能避一切恶毒”。据考证,早在公元4世纪末,摩羯纹便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中国。

曹植《洛神赋》有云:“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其中的“文鱼”便是摩羯。

黄清穗在《中国经典纹样图鉴》中告诉我们,摩羯纹在刚传入中国时,主要用于绘画、雕塑,到了隋唐时期以后,才被广泛装饰在玉器和金银器上。宋代之后,摩羯纹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如果你在博物馆看到装饰有摩羯纹图案的文物,不用问,它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其实,我国古代的传统纹样有许许多多,例如,紫禁城里常见的龙纹、凤鸟纹、蝙蝠纹,从海昏侯墓葬里发现的火纹、麦穗纹、谷粒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蟠螭纹、蝉纹、蛇纹等。

这些古老而优雅的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凝聚着神秘而大气的美感,极具东方美学神韵。它们就像璀璨的明珠,贯穿历史的脉络,一直熠熠生辉,又宛如天籁,荡涤心灵。

这本《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收录了共80种、近张中国经典纹样。黄清穗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纹样的结构和应用,以及这些纹样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过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国古代文化普及读物。

就拿龙纹来说吧,在中国神话中,龙拥有非凡的力量和崇高的地位,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之一。作为描绘龙形象的图案,龙纹寓意着皇权、尊贵。因此,在紫禁城里随处可见龙纹,以及与之成双成对的凤鸟纹。

今天常见的龙纹形象,源于明代学者王符提出的“形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但黄清穗在书中告诉我们,龙纹的最终定型,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象、由狰狞威严到祥瑞端庄的过程。

随着龙纹形象的演变,先后出现了夔龙纹、螭纹、蟠龙纹、虬龙纹、卷龙纹、走龙纹、飞龙纹、鱼龙纹、游龙纹、团龙纹、云龙纹、海水龙纹等十几种形态。不同时期的龙纹,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水平和龙纹的社会功能。

再如寓意着“家庭幸福美满、国家繁荣昌盛”的牡丹纹,也经历了从秀丽端庄到雍容华贵的演变过程,但大多呈现为牡丹盛开的状态,花瓣层层叠叠,造型饱满,色彩鲜亮,其构图方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常与缠枝纹、鸟兽纹等组合。

除此之外,不同材质、不同时代的文物上,所装饰的纹样图案,都着有着各自独特的寓意和美感: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兽面纹、乳钉纹简约古朴、庄严肃穆;玉器上的谷纹、蒲纹恬淡高雅、清新脱俗;织物上的八达晕纹、天华锦纹繁复纤巧、华美端庄;金银器上的摩羯纹、宝相花纹绚烂丰满;瓷器上的花鸟纹浪漫自然;建筑彩绘中的云纹、如意纹敦厚严谨,兼具美观和功能性……

这些极具东方神秘美感的图案,共同构成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纹样。正如北京画廊协会副秘书长林松老师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各种信息、符号、图案和纹样,他们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人与外部世界互动沟通的工具和媒介。当我们凝视着这些经典图案和纹样,它们会渐渐把我们带入神秘、悠远的历史长河和文明的画卷之中。

这些传统图案、纹样,也是先人智慧与审美的高度结晶,是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密码,为我们开启了斑斓瑰丽的视觉奇幻之旅,让我们能触摸到古老而深厚的中华文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