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瓷器收藏幽菁脱俗的青花瓷器晶哥聊古玩 [复制链接]

1#
海口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12141320.html

#青花#

在坯胎上用钴料绘彩,施透明釉后经高温烧制,花纹变成蓝色,这就是青花瓷器。唐代,随着钴料在三彩陶器上的使用,人们也尝试将它用于瓷器上,结果也得到了美丽的蓝色。看来,北方窑工不过是浅学辄止而已,只给后人留下了几片唐青花的碎片。

宋代及元代前期,用未经提炼的国产钴料绘彩,得到的只能是晦暗的蓝彩,毫无色彩的美感,其产量低下就十分自然了。青花瓷器的辉煌要到元代后期才在景德镇得以实现。当时景德镇窑对制瓷工艺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在胎料的配制上采用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同时借鉴了吉州窑娴熟的绘彩技术,并引入优质的进口青料,终于在十四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生产出了以胎骨细膩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翠鲜丽而著称的青花瓷器。

元青花造型硕大丰满,器型包括大盘、大碗、大罐、梅瓶、玉壶春瓶、葫芦瓶、扁壶、高足杯、盘座、托盏等,其中不乏从传统造型演变而来的,而大盘、大碗、扁壶、盘座等则明显带有伊斯兰文化的影向。

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是元青花的装饰特点,它完全改变了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整细致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刻意求工的艺术风格。

元青花上的纹饰题材,有以元曲为本的人物故事;有几乎包括了飞禽、走兽、游鱼、鸣虫等门类的各种动物;最突出的是以缠枝花卉和蔓草为主的植物纹;花叶浑圆饱满、布局讲究对称,表明已呈现图案化的趋势。这种布局规则满密、绘画工整的植物图案,使人感受到“阿拉伯式花纹”的意味。

直边方肩,每瓣独立,内填绘各种花卉图案的变形莲瓣纹常被作为边饰装于器物的胫部、肩部等处。浓艳翠丽的蓝色花纹青花浓厚处可见点点凹入胎骨的黑色结晶斑、高大器物可见明显的横向接痕等都是元青花的典型特征。

由于景德镇生产元青花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流传至今者十分少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收藏不足件,其中大部分在国外,这是当时就作为贸易瓷出口而遗留海外的,国内只有约60件,且大部分为考古发现。由于存世稀少,所以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十分昂贵,成为各国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明初洪武朝是景德镇青花瓷器的一个低谷。从传世品看,洪武青花瓷的数量相对较少,器型只有大盘、大碗、梅瓶、玉壶春瓶、执壶、盏托、大罐、高足杯等几种,其造型虽带有较多元代瓷器硕大雄健、古朴浑厚的遗风,但也显露出力图摆脱元瓷厚重粗笨的作风。

在装饰上已不见元代那种纹饰层次繁多的倾向,但纹饰繁密程度的减弱却不很明显。题材比较单纯,基本上是缠枝和折枝的牡丹、莲花和扁菊花等,以及少量的云龙纹,不见元代流行的人物故事,莲池水禽、鱼藻及各种动物等。

洪武青花的色泽一般蓝中带有较多的灰暗色调,不如元青花和永宣青花那么浓翠鲜丽,即使在青花浓重处也不见那种黑色结晶斑,这可能与所用青料不同有关,也可能与烧造工艺有关。但是洪武青花数量稀少则应与其发色不良有密切关系。

从明永乐朝开始,景德镇青花瓷器又重现辉煌,它与宜德朝一起,成为青花瓷器最灿烂的黄金时期。青花瓷器从元代到永乐,已有约70年的历史,由于纹饰的繁复而被人视为俗甚的青花瓷已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当然,自永乐起,青花的装饰风格也慢慢向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疏朗、简约的方向靠拢,这就使青花开始进入中国的瓷器主流,遂成为景德镇生产的最重要的品种。釉质肥润、胎骨轻薄的永乐青花给人以轻巧秀美的感觉,其花纹装饰以花鸟、瓜果为主,大多疏朗秀丽,笔意自然,总是显得那么清新明快。而宣德青花则显得比较庄重,其胎骨较厚实,釉色显青且有桔皮纹,纹饰笔法苍劲,画意豪放,多见神情凶猛的五爪龙纹,还有花卉、凤凰、猛狮、海兽、人物等。

成祖和宣宗皇帝都曾积极经略安抚西域各国,经常互遣使者。在永宣官窑青花瓷中,有一些器物明显带有伊斯兰造型风格,如扁壶、抱月瓶、花浇、烛台、盘座、波斯型执壶、折沿洗、卧壶等等,大都可以在同时期中东地区的金属或玻璃器皿中找到祖型。显然,这是为赏赐和报聘西域诸王而命景德镇特别生产的。自永乐起,官窑瓷器上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永乐为四字篆书款“永乐年制”,但极少见;宣德多为六字楷书款,且十分常见。

与使用进口苏麻离青绘彩的永宣青花不同,明成化、弘治朝青花主要使用景德镇附近生产的陂塘青(平等青),虽然它的发色不如永宣那么浓翠,也没有黑色斑点,但是用经过精细加工提纯的国产青料绘彩,已没有过去那种灰暗的色调,而呈现柔和淡雅的蓝色,这正是此时青花的主要风格。

成化瓷器以制作精巧而著称,它一改宣德雄健豪放的,造型玲珑俊秀,胎釉细润晶莹,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器物以小件为主,纹饰题材广泛,龙、凤、花鸟、海兽、八宝、十字杵、岁寒三友等都有。亦有以梵文、藏文为装饰者。纹饰线条纤细,形象柔美,龙纹也失去了以往的威严,而常以花草为伴。

弘治青花与成化青花相仿,惟以龙纹装饰较多。正德瓷器的制作不如前代精细,大型器物增多,造型凝重浑厚,釉肥厚而细润不足,釉色白中泛青。纹饰笔意豪放潇洒与纤细工丽共存,并流行佛道色彩的八宝、八仙图案和用阿拉伯文书写箴言、古兰经。青花用石子青绘彩,以浓中带灰的色泽为主。

从嘉靖朝起,青花色泽一反成化、弘治时的淡雅和正德时带灰的色调,而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浓艳色泽。当时所用的青料是新疆的回青和江西的石子青按比例配制而成,既没有永乐青花的黑斑,又比成化青花浓艳,形成嘉、隆、万青花的典型特点。

嘉靖造型较以前丰富得多,出现了葫芦形、方形和仿青铜礼器的造型。除传统的龙、凤、花卉之外,纹饰流行云鹤、八仙、八卦等带有道教色彩的图案和婴戏、鱼藻等题材,画风自然不拘,多写意。隆庆一朝仅六年,青花瓷器传世不多,以提梁壶、方盒等为典型器物,纹饰画意潇洒飄逸。

瓷行天下瓷上文化瓷耀世界瓷上世界套装3册瓷器鉴赏书瓷器收藏书籍瓷器江西美术出版社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3购买

万历青花器型最为丰富,最常见各式瓷盒及文具类器物,但器物制作渐趋草率,有变形等现象。纹饰也逐渐变得布局繁密,主题不明,画笔简单潦草,有的如儿童画一般稚拙,龙纹呆滞无力,气魄不足,人物则往往比例失当。万历后期,由于回青料用竭,而改用浙江青料。

浙江青料是国产青料中的上品,其特点是发色虽浓翠却给人一种鲜而不艳、色泽明快、静穆脱俗的感觉,遂形成与以前完全不同的风格。清代前期青花基本都采用浙料,但由于青料制备技术和绘彩工艺的不同,因此各时期青花呈现不同的特点。

历代瓷器收藏与鉴赏全2册彩图精装版瓷器收藏鉴赏书籍瓷器真伪鉴别识别书古玩收藏鉴赏类书籍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62购买

康熙朝青花色泽鲜丽,莹澈明亮,此时青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层次分明,这时用分水法绘彩,仅用一种青料,便可充分表现出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这种多色阶的青花,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使青花如同五彩般缤纷多姿,因此康熙青花又有“五彩青花”之誉。

康熙瓷器的造型风格凝重古拙,胎体较厚重,象腿瓶、棒槌瓶、花、凤尾尊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青花构图舒展,意境深远。山水多宗法南宋画院派的传统风格,山石习用斧劈皴的技法;人物则受老莲画风的影响。

瓷器收藏与鉴赏瓷器古董鉴定入门书籍古董收藏艺术类工具书中国陶瓷史文化古玩鉴赏购买指南古玩书籍京东查看已下架

雍正青花,一改康熙风格,多见刻意仿永乐、宣德青花的造型、图案,甚至有意识用笔点染,以期形成黑斑等特征。而康熙青花那种鲜丽而多层次的特点已不复可见,粗犷古朴的画风也被工丽妩媚所代替。乾隆青花基本上以明快的蓝色为主,呈色稳定,纹饰清晰。乾隆瓷器的造型风格华丽,流行以象耳、蜗耳、凤耳装饰各种大瓶。纹饰繁缛,内容多反映封建伦理、太平盛世及福禄寿等寓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