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义乡被列为全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三义乡抓住深度贫困乡的发展机遇,发展特色产业、全乡中药材、蔬菜经果、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繁荣兴旺;交通、水电、通信和住房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义乡乡村公路。(三义乡供图)
今年8月,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三义乡纳入全市开展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试点乡镇之一。三义乡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主导,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路子。
发展特色产业
夯实产业兴旺之路
俗话说,大山深处边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这句话用来形容过去的三义乡十分贴切,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资源贫瘠,以前发展产业局限于“老三样”,百姓增收渠道单一,村集体经济孱弱。脱贫攻坚以来,在驻乡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下,三义乡6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每个村成功配套有1-2个主导特色产业,其中羊肚菌、中药材、烤烟和黑猪、珍珠鸡等种植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在能人大户带脱贫致富的路上,三义乡还探索出“产业村长”、“五小庭院经济”、“五小非农经济”和“一道菜+”等产业发展模式,从靠天赏饭到事在人为,从产业结构单一到拳打脚踢挣钱。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全乡贫困群众年收入户均增收3至5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达到10万元以上。
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找思路,为集体经济壮大不断谋发展,盘活了集体经济,夯实了产业发展之路,奠定了乡村振兴基础。
补齐基础设施
筑牢生活富裕之路
三义乡作为彭水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一个难题。驻乡工作队会同乡党委政府历经3个月的走村入户,摸清各村底数、掌握全乡实情,制定了《三义乡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规划》,《规划》中建设项目个,涉及到全乡基础设施短板的方方面面。
为解决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问题,完善了一环两干多支线的交通体系,全乡公路里程从49公里上升至公里;为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建成了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市级示范安置点,对全乡范围内分散的户分类实施住房改造;为改善群众饮水安全和卫生条件,共建设人饮项目处,实现农村饮水工程全覆盖,并建立池长制管水机制;为丰富群众娱乐文化生活,新建村民活动广场9个;为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建设光伏路灯盏。此外,还新建成了乡卫生院、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站等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筑牢了生活富裕之路。
发展乡村旅游
打造生态宜居之路
三义乡平均海拔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达70.3%,是天然氧吧。发展乡村旅游,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近年来,驻乡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加大对美丽乡村的开发,积极利用全乡自然优势和乡情风俗,挖掘并塑造了如龙阳村严家大院、龙合村荷花园等乡村旅游基地,同时创建了一批以莲花村为代表的苗乡民宿,开发了2条以度假休闲和乡情风俗为主题的自驾全域旅游环线,串联起全乡6个村的旅游景点,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乡村。
创建乡村民宿,开发全域旅游,提高乡村颜值。三义乡做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文章,既要绿色发展的“前景”,又要群众增收的“钱景”,以产业带动扶贫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END—
作者:胡娅
编辑:吴炳霖︱编审:黄智宇
审核:周青松
策划:温江华
彭水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