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懂这两首古诗的意思,你还真做不出这道题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kstejiao.com/

今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全国都使用统编教材,安徽省也专门编写了配套的基础训练。

笔者今年教五年级语文,第4课《珍珠鸟》的基训上编者选了两首表现人鸟相亲的古诗,让学生选择哪一首所描绘的场景与《珍珠鸟》最为相似并说明理由。

选择的前提是大致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而这确实有些难度,也难怪很多学生一头雾水只能凭猜测蒙答案。

那这两首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笔者就试着做一解释:

三绝句

(唐)杜甫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诗圣杜甫的这一首整体上比较好理解。“眼相猜”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见到后心中有些猜想。这里的猜想可能包含了一个过程:一开始有些担心人会伤害自己,后来发现人不但没有恶意,还有些善举,于是对人有了好感。

解决了难点,整首诗的大致意思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门外的鸬鹚飞走后就再也没回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人在沙滩上再次看到那鸬鹚,一开始,鸬鹚还有些害怕,后来发现这人对它没有恶意,还有些友好,慢慢地,鸬鹚放松了戒心,对那人有了一些好感。自从知道了那人对鸟的善心之后,鸬鹚每天都要多次飞来看望那人。

燕子

(唐)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

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

几回抛却绣工夫。

《燕子》一诗只要搞清楚“许”“栖”“频”“隅”等字的意思,整首诗理解起来也不是太难。只是“佳人”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可能有些分歧,我能想到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母燕子,一是指大厦的主人。考虑到编者说这两首诗都是表现人鸟相亲的,我倾向于第二种解释。

整首诗的意思,我觉得大致是这样的:

也不知大厦的主人允不允许(燕子)在这栖息,它频频衔泥到屋檐的一角去搭窝。有一天,一个佳人看到了燕子,她不但没有伤害燕子,还亲切地表达了自己的问候。燕子感受到了佳人的友好,几次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应佳人。

两首诗都有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画面,两相比较,笔者认为第一首与课文《珍珠鸟》所描绘的画面更相似一些。当然,如果有学生选《燕子》,只要言之有理也不是不可以。

统编教材对古诗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我们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