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文字记载了遥远的记忆,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同样,绘画不仅让记忆鲜活重现,还为一代又一代留下了一幅幅浓缩自然精华的艺术作品。
中国在唐代之前绘画的题材主要为人物,到宋朝时,绘画的主角从人物转向了山水,众多优秀的画家也倾尽心血,致力于创作独特的山水画。同时,与山水画的发展相辅相成的花鸟画也深受人们喜爱,山水为主,花鸟为辅的绘画艺术一直存在于宋以后的社会和艺术世界,直到18世纪以后,花鸟画取代了山水画的主角位置,成为主流画作。而花鸟画的主题与纹样,以及对女性画家的意义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
花鸟画的意义从华丽富贵走向民间化、通俗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社会混乱,但此时人们的思想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解放,对美的事物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追求。再加上从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中,大乘佛教的慈悲观、生死观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此后,自然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对象,而是作为美来赞美和咏诵。
而作为四季舞台更替的宣告者花鸟,自然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各个阶段,当花鸟的形象被人们熟悉后,以花和鸟为主题的绘画也被逐渐重视,并上升为一种艺术形式。
到唐朝时,作为文明中心帝国的波斯王朝为中国带来了诸多文物,最重要的是波斯欣欣向荣的装饰美术对唐代美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花鸟纹样,不但色泽明亮,造型也更加华丽富贵。如以牡丹为题材的花鸟画中,牡丹娇艳盛开,彩蝶和蜜蜂围绕牡丹花飞舞,同时,牡丹又寓意着富贵华丽。
到北宋时期宋徽宗皇帝的画院改革又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宋朝花鸟画的隆盛,其中宫廷画家的花鸟画作品更加华丽精致和具有装饰性,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宫廷里对装饰性的花鸟画和喜庆华丽的作品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这些绘画华丽地装饰了仪式、典礼,并在这些场合担任这庄严的角色。
明朝时,皇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其中的科举制度虽然通过层层科考为国家选拔出了一些满足统治需求的官员,但是由于官宦之间的徇私舞弊现象,能通过科举考试的大多是官宦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可谓是进取无门,这就导致了明代科举考试落榜的人数大为增加,而为了谋生,这些人不得不放下文人的矜持和身份,以卖画为生,他们抛开文人精神,选择受众更广的主题来创作,如画一些民间百姓喜爱的花鸟吉祥图,或是画一些寄托梦想,美好祈愿的藻鱼图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装点摆设。
同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8世纪以后,山水画的市场价值被花鸟画取代,此后,花鸟画成为了市场上的人气商品,人们大量求购花鸟画,面对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状况,那些落榜的文人或大多画家也选择了妥协,为此,带有吉祥寓意的花鸟画逐渐走向了民间化,众多普通家庭的喜事场合或家里装饰都选择了花鸟画,一些文人士大夫的周围也少不了几幅这样的作品。
花鸟画的纹样从装饰点缀升华为艺术形式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龙与凤是吉祥动物,为此这些动物常常被设计成纹样,寓意着幸福祥瑞。除此之外,花与鸟的纹样也自古就被使用,并且还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造型。如正仓院藏品中就有诸多花和鸟的纹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花是被称为“宝相花”的华丽花朵,鸟类中最多的是鸳鸯和鸭子。
据记载,近年在北京发现的大型花鸟画壁画中,有盛放的牡丹,圆润的鸭子,还有彩蝶、蜜蜂围绕着牡丹花飞舞,这幅壁画中的花与鸟,不仅装饰了春天的灿烂之景,有富贵之称的牡丹还点缀了富丽奢靡的盛唐,为唐朝的繁荣华丽锦上添花。
到宋朝时,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经济文化富足发展的高峰背景下,宋朝的文人画家不再满足于单调的作品装饰,他们开始创作更有内涵、更富艺术性的绘画作品。
如南宋画家李迪的《红白芙蓉图》,这幅作品立足于现实,以微妙纤细的笔法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华贵,而细细品味中又表现出极强的艺术美:“花朵反映了生命朝开夕败的无常和光影流转的变化,捕捉到了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转瞬即逝的美”。
在传统文化中积蓄了足够底蕴的花鸟画不再是简单的自然图案,也不限于装饰摆设意义,它带着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向更高层次的绘画艺术形式升华、转换。具体表现为唐代花鸟画中,花和鸟不再是单纯的生物,而是大自然变化的使者,讴歌生命的形象;宋朝的花鸟画体现的是同时代相符的素雅、庄严的格调,与清高幽隽的气韵。
花鸟画从古到宋发展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作品中的花鸟纹样也从自然图案发展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来反映自然生命、人类情感和时代精神。
女性与花鸟画的渊源
自古以来,女性就被定位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尤其是在古代,女性虽然承担着家族人丁兴旺的重担,但过多的封建伦理纲常,复礼妇教让她们寸步难行,所以她们一生中能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微乎其微。
此外,中国传统习俗中讲究男女有别,所以良家妇女是被禁止参加一些文人雅集场合的,这就导致了一些有才华的女性没有机会锻炼,才能无处被认可和肯定。
但是根据古老传说,绘画的源头恰恰始于女子,即舜的妹妹,芳名嫘,又称画嫘。如汉代学者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画嫘,舜妹。画始于嫘,故曰画嫘”。虽然女性画家想要崭露头角必须面对重重压力,但是她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所以当明代出现职业艺术家和世袭倾向时,女性画家开始出现于大众的视野。
而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女性画家分为两个类别:闺阁派和青楼名妓派。闺阁派是指豪门或世袭的女子,她们因家学渊源而学画,其中较有成就的是明末有名的苏州文人画家文从简的女儿文淑,明代吴门画派领袖仇英的女儿仇珠,她们都是自幼跟随父亲习画,虽然画风多少受父亲的影响,但与男性画家不同的是,她们笔法细致,感情细腻,她们笔下的草虫图也是为人称道。
相较于闺阁派,青楼名妓派就比较随意,她们无需背负任何家族负担,所以她们的画风更加自由广泛,如自号“湘兰”的马守真,善于画墨兰,除了马守真,明末还有几位善于绘画的妓女,画的大多也是兰。
这或许就是“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中所指吧,身为女子,无奈依附于男性世界,受制于礼教束缚,而绘画就是她们反抗封建社会、体现自身人格的无声武器,画作中有她们的悲情伤感,也有她们惜己悲己的无奈,但是绘画给了她们一定的空间,宣泄自己的情感,温暖自己的内心世界。
除此之外,花鸟画所带有的寓意与女性在家庭中受到的传宗接代的期待和养育子孙的义务有着很深的联系,女性支撑着整个家族的人丁兴旺,她们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补充,换句话说,花鸟画背后真正起重要支撑作用的还是女性,无论她们是否是画家,她们都是绘画这门艺术的重要的一环,她们积极地创作、支持绘画艺术,完成了山水画与花鸟画的完美契合。
结语
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并不仅仅是花与鸟,还有各类植物、小动物、草虫、飞禽等,不过其意义是一样的,都是用来体现大自然的生命力。虽然最初花鸟画华丽富贵,富有装饰性,但花鸟画在中国绘画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因为花鸟画的主题华而不俗,并且花鸟画以鲜艳、奢华的色彩满足了大众所需求的装饰效用和审美情趣,最重要的是花鸟画的内容并不是随意的组合,画家在选题时会挑选带有美好寓意的形象入画。
为此,一直到近代花鸟画都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画作,也成为了文人展现精神世界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