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花都人ldquo巴水钟灵有奇英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如果凝聚了天地灵气,就必定会孕育出优秀的人物。所谓“丫山毓秀多异卉,巴水钟灵有奇英”,正是有丫髻山的孕育,有巴江水的滋养,马溪历来文脉兴盛,史上名人迭现,乡绅商贾、军营将校、农运志士、学士名医等英才辈出。该村镇龙古庙碑记有“况乎地之灵奇,必钟人之秀杰”之句,诠释了马溪“地灵人秀”的文化意蕴。这里只表林耀门、林宝宸与林月初三人。

一门四将林耀门

在马溪,流传着“一门四将”的佳话,说的是本村乡绅林耀门的家事,他虽是秀才出身,然而家风承继,教导有方,儿孙或从政经商,或行军打仗,多有建树,其中四个孙子获得少将以上军衔,谱写了“一门四将”的传奇。

林耀门(—?)名荣章,字作忠,号秉均,别耀门,清代县学生员。他生于香港,父亲林庆祥是清代监生,在香港从商,创业有成,捐资济世,医院,可惜英年早逝。林耀门9岁失怙,随母汤氏返乡,孝亲友弟,勤学苦读,县试得第三,闾里竞贺。汤氏矢志守节,侍姑扶幼,教子有成,晚年获清皇颁授“冰清玉洁”匾额,悬于宗祠旌表节操。林耀门21岁设教于村,后移馆五和圩,教学誉声传播,得桃李数千,热心公益,倡议募款修筑村路、社坛、镇龙古庙、宗祠后楼、海仔尾桥、沙?桥、横涌桥等,族人景仰,四乡赞誉。

林耀门生有多名儿女,其中次子林卓淇(—)少承父志,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曾任本县第三区区长、田亩陈报处主任等职,后弃政从商,先后在省城及本县赤坭圩开设桃李园酒家、安宁酒家及广州酒家。六子林卓炘(?—),广东省西江讲武堂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排、连、营、团长等职,曾参加上海“一·二八”抗战,年调任南京中央军事委员会上校咨议。年对日全面抗战肇始,积极参与抗日行动,一次在行途中遇日机空袭辞世。

林耀门的孙辈更是秉承祖训,奋发上进,各有建树,其中以辉年、铸年、桂年和伟年为最著,均获得少将以上军衔。

林辉年

林辉年(—),是林卓淇长子,字泽长,号传仁。年少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于七期步科,继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深造,曾参与淞沪战役、粤北战役、苏北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历任排、连、营、团长,年任国军一六三师师长,晋升陆军少将,年退伍后从事教育工作。

林铸年

林铸年(—),是林卓淇次子,字涤长,号传义。曾在花县师范学校、广州市立国民大学就读,年考入燕塘军校十二期炮科,年进陆军大学十九期正则班。曾参加湘西战役、孟良崮战役、苏北战役、徐蚌会战及闽江口战役等,历任排、连、团、师、军长、副司令、国防部作战次长室中将执行官及联训部副主任等职,授陆军中将衔。年考取美国陆军参谋大学,与时任越南总统阮文绍同班深造。

林桂年

林桂年(—),是林卓淇幼子,字沛长,号传礼。毕业于广东省立黄埔中正中学、海军军官学校四十二年班、海军指挥参谋大学正规班十七期等,历任舰长、战队长、参谋长、少将舰队长,及国防部少将助理次长等职,于年、年分别当选项为国军十七届、廿二届战斗英雄。

林伟年

林伟年(—),是林卓炘之子,陆军军官学校步科、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排长、连长、上尉情报主任,历经长沙一、二次会战,常德、长衡、湘西会战,是常德会战余幸存者之一。年9月,执行对日军第三师团所属一个联队缴械受降任务。年底随国军去台,历任营长、团长及计划处长等职。年以少将职衔退伍,现居住台湾。

一般而言,一个村落、一个时代能出一个将校,已属不易,而处于偏僻之地的马溪,却出了“一门四将”,确是凤毛麟角,实为罕见。因此,当时“一门四将”的佳话为乡人津津乐道,林耀门一家亦成为邑人学习进取的楷模。

农运志士林宝宸

虽然是“同饮一江水,共住一条村”,农运志士林宝宸所走的路与林耀门一家却是何等的迥异。

林宝宸

林宝宸(—)又名林炽,马溪村人。少年时期,深受民间流传的太平天国反清故事影响,长大后在父亲于横潭圩开设的波记茶居打理生意,后因生意惨淡茶居倒闭,随父回村租田耕种。宣统元年(),中国同盟会会员徐维扬偕莫纪彭回花县,在三华村成立番花分会,林宝宸参加了同盟会,并被选入“敢死队”,参加了辛亥“三·二九”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携眷逃往暹罗(今泰国)做云吞面生意。

年,林宝宸组织旅泰华侨回国参加讨伐粤督军龙济光,失败后举家避迁下芳村,再迁招村北外约,靠租地主土地耕作。年前后,目睹农民在地主压榨下灾难深重,重新开始对农民宣传鼓动,组织起来反抗压迫。积极串联谭康、黄佳等,共商筹建农会,决定以堂众为基础,分头发动群众,并写信给附近各乡农民,吁请共同行动。年夏天,结识彭湃、阮啸仙等,进一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会员人数由开始筹备时的10多人增加到多人。后在彭、阮的指导帮助下,于年7月,在广州芳村谢家祠召开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会议,成立了广州市郊区第一个农会,被选为该会执行委员长。

在*领导下,农会开展反对土豪劣绅、拒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等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短短几个月内,入会人数猛增到上千户,农民自卫军也跟着建立起来。林宝宸不仅主动为农民争取经济利益,而且积极为农民争取政治权利。年,广州市在选举市长时,当局仅规定广州的工会、商会、教育会等各团体有选举权,唯独农会没有。林宝宸对此非常气愤,毅然领导农民力争参加市选,组织发动“广州市郊区农民协会力争市长选举权”的请愿和示威游行,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各界群众的同情支持,终于取得了胜利。

联团总局局长彭础立对林宝宸积极开展农运十分不安和憎恨,不惜拿巨款收买凶手杀害林宝宸,扬言“非杀林宝宸,无以灭农会”。林宝宸听到便慷慨地说:“吾早已身许农民耳,我能死,农会当益发展也”。年12月13日下午,林宝宸在招村北外约离家约二十多步远,遭到彭础立指使的联团总局稽查枪杀,身中九弹,壮烈牺牲,时年四十三岁。

年7月31日,广东省农民协会发文公葬林宝宸,盛赞林宝宸“为农民利益奋斗而牺牲,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上具有最大的价值”。8月12日,举行隆重的公祭大会,阮啸仙在会上号召大家学习烈士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林宝宸被葬在红花岗,广东省农民协会立下石刻碑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政部向其家属发给烈士证书。

林宝宸育有三男二女,牺牲后,长子林章于年携眷返回马溪原籍,嫡孙林广祯一直居住在村里,重孙散居于广州、加拿大、香港等地。

杏林高手林月初

有人说,林氏宗祠以“文房四宝”布点的构筑格局,蕴含了深奥的风水哲理,致使西河文脉流芳,使林氏后辈发扬光大,不但有林耀门“一门四将”的传奇,还流传林月初“杏林父子”的佳话。

林月初

林月初(—)马溪人,世居省城,中医大家,父亲林文亭是广州著名的眼科医生。林月初自小随父学医,因此尽得其真传。他于年毕业于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随后在广州海珠南路挂牌行医。林月初对内、难、易诸经颇有研究,治外感尊崇,尤擅湿温;辨杂病床宗《金匮》,旁猎诸家,并悉心于脉学。尤可贵者,诊疾论病,能尽量融汇新知,从不墨守一家之言,故在临床上卓有成效。年,林月初被聘在越秀区中医研究室工作。

林月初行医60年,努力钻研中医学术,治学谨严,谦虚求实,手不释卷,做到老学到老,所以他医术高明,经验丰富,深得广大市民信赖,誉满羊城。林月初从不以老资格骄人,对于后学能热心鼓励和帮助,同业们都喜欢与他为友。林月初一生恪守医德,一般不在家里给人看病,怕被误认为利用自己的名声搞“秘捞”,对医院造成影响。

林文亭

林月初父亲林文亭只是一名医生,并未曾大富大贵,但他非常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虽身在省城,却时时关心家乡时事,参与筹建镇龙古庙和重修祠堂,“乙卯大水”为乡人捐款,回乡建祖居时,出资修筑了西河的村道与巷道,赢得济美家声。林月初秉承父业,青出于蓝,成为杏林高手,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以身作则,对后世影响至深。林月初生有五子四女(其中二子夭折),长子林学钊、三子林学铨均为医生,四子林学伦在广州汽配厂退休,五子林学标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移居美国……后辈子孙都各有建树,散居在广州、香港、海外及花都等。

林学铨执业医师资格证

上世纪50年代,正值农村土改时候,林月初做通三子林学铨的工作,要求他回到家乡马溪,一来参加新中国农村建设,分田地做主人,二来负责管理村中祖屋。因为这个决定,林学铨一家的身份骤变,从城里人一下子变成了“卜佬”(乡下人)。林学铨后来在村卫生站当赤脚医生一直到退休,医术医德均得到村人的一致赞誉,林学铨的长子林永滔目前被花都文物部门聘为霭云别墅和维安别墅的管理员,二子林永和在花都教育战线工作,今年10月刚退休。

笔者父亲的同乡老友、旅美华侨何仲贤世伯曾写过有关林月初的文章。文章说,“我十六岁开始进入广州十医校学医时,以他是同乡的前辈,经常到他寓所拜访,向他请教。他诊务虽忙,仍能不厌其详地解答难题。对于一些特殊病例,还让我先把脉,提出治疗见解,然后由他逐一指出对与不对,使我非常感动。我毕业后即参加医疗工作,也常向他请教。而他对一些学术难题及疑难病症,也常找我商量,每在大会作经检报告,多叫我为他起拟草稿。我当时不过二十多岁,论经验与资历绝不能和他相比,而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在医界中极为少见,所以同业们都对他很尊重。”从中可见林月初高尚的医德。

林月初在广州市任中医主治医师的学生康旦霞曾于年第一期《新中医》上,发表了题为《林月初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一文,详尽而系统地介绍了林月初老医生的医学经验,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历史名人是本土灿烂的文化资源,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才识德范,他们的人生传奇,是乡邻学习钻研的楷模与榜样,是族人奋发进取的动力与能量,是后辈扬帆勇进的舵手与航标,是值得地方宣扬赞誉的骄傲与荣光!

-----------------------

(文图/卢斯武)编辑:郭婉勋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了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了解花都历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