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放羊娃和他的云雀 [复制链接]

1#

支持鸟友之家,就请动动手指点击文章底部广告!

广告合作、投稿请加QQ

单击上方音频文件欣赏云雀大叫,喜欢的话请转发至朋友圈和手机QQ群!

引子:先给鸟友们交待一下故事的由来:去年秋天周末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山人闲暇无事,去西宁市自由鸟市遛腿饱眼福,见一中年汉子的笼具摊上有一只毛换的甚是齐整的雏云雀,养在精制的川笼中,立凤扇翅、乖巧可爱,远瞅身材长大丶身毛紧净,甚是精神,十分养眼。鸟痴通病,见一中意之鸟,顿觉迈不开腿走不了路,于是上前先问是否出让,再问公母,答曰出让且保公!后问价格几何?答不少。实际上咱混迹此道久矣,属老江湖了,安能不知公母,再说买家那有卖家精,其实若是母雀早就弃之,岂能让它多废食水?在行家面前一般要谦虚些,免得他看穿你的虚实深浅,那样就不好耍了,这个你懂得。于是我上前细看,终于看出点毛病,此鸟头小嘴翘,也算是鸡蛋里挑了点骨头。我就先谈毛病再讲价格,西北人有俗语:谈嫌的是买主-意为嫌弃东西不好的人实际上是想要这个东西的人,一番口水,主人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少了40,再少不出。明知贵了,但看鸟老实不怕人,加之又是窝雏,看在主人食水心血的面上,大洋收了,主人将鸟装入一小布袋中,嘱咐我小心伺候,看出是个爱鸟之人,在交到我手中时有些迟疑,我知他从小喂大,朝夕相处,今日离去,心有留恋,人之常情。我赶紧收了布袋,喜天欢地而归。西北人常用布袋装鸟,我的故事中布袋另有妙用,按下后表。再说云雀养到今年三月,仍不见拉唆鸣叫,心中不免遗憾,可也在不断地宽慰自己,也许到时候能一鸣而惊人,再鸣而惊天,就让梦想在努力和等待中实现吧!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不想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听到了云雀稚嫩而悠扬的鸣叫,细听还学了不少杂口,因家里养了10几只杂鸟,不知不觉间押上了,心中实是欢喜。

  I

TR

今日早上七时遛鸟到一小区门口,有老者一直端详我笼中的云雀,我知此人爱鸟,于是放下笼子,我的鸟也给力,鸣叫不断。老人问我几年的,我实告之。老人对我的云雀论长道短、夸赞有加,知老者深谙云雀,问有养否?答50年前养过。细问,叙之:50多年前,上世纪六十年代十几岁时,因家景贫寒,其父托人让其从东部农区到原子城金银滩一个牧业社放羊,在5月初的一个早上放羊的路上有只云雀被惊起,在空中扇翅鸣叫,时而象箭一样射向虚空,时而又象箭一样直落地面,在家乡的山上见过这种鸟,大家叫“地里狗“,后来才知大名叫云雀。于是,放羊娃追着云雀跑,它在地面上如同受伤一般在翻滚,他听到了草丛中小鸟的叫声,顺声查找,发现一只毛绒绒的小鸟张大了口象是在乞食,眼睛无光,两足无力。他连窝端起,用木碗盛溪水拌了点青稞炒面,揉搓成细条填入大口,喂了些就安静了。青稞炒面千百年来一直是青藏高原牧民的主食,有茶可食,有水可食,有雪或雨水亦可食,有酥油更可食,其实就是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熟面。此后,因不好带,他用布缝了个上下用铁丝固定的布袋,天天放羊时挂在捡粪的背斗(柳条编制的框)上,带着它寸步不离,有啥喂啥,肉、奶酪、虫子、馍馍渣子,会飞时云雀自由出入布袋取食里面的馍渣子,秋天倒毛后开始大叫,叫的太好听了,与它的父亲有的一比,这只云雀不怕人,也不怕牛羊马驴等动物,也从来不离主人太远,布袋是它的家也是主人的笼子,出入自由,来去自如。放羊时跟着羊群上下翻飞,时而在草地上搜寻啄食,时而飞落在羊角上歇脚鸣唱,引得牧人们惊奇不已,给主人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成了主人唯一的好伙伴。常言道,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其见虚伪奸诈之人。养到第三年春天时,牧业社一村干部儿子从省城回乡见之,甚是喜欢,讨之不得,又托其父亲往讨之,不允,提出5元购之,又未允,村干部含恨而去。又一日,放羊娃回帐将布袋置于地,村干部进帐说与你喧个板(意为聊天),一屁股坐于布袋之上,此鸟一命乌呼,可见此人心肠之歹毒。主人疼彻肺腑,恨入骨髓,从此不再养鸟。讲到此处,老人恨犹未消,可见爱鸟至诚至切至深,听之令人动容。山人亦是放羊娃出身,此文也可谓之《两个放羊娃与云雀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