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鸟在厦大翔安篇 [复制链接]

1#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背靠香山,与大嶝岛隔海而望,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校区内一马平川,没有高楼遮望眼,清新幽静,是学习的好所在,也是诸多生灵的庇护所。

翔安的夏,既有烈日炎炎,也有飞鸟翩翩,现在就来看一看在翔安度夏的鸟儿吧。

白喉红臀鹎

如果选一种翔安最容易见的鸟,大概就是白喉红臀鹎(音“卑”)了吧。无论树枝屋顶,还是草地天空,都有它的身影。一身灰褐,灰喉红臀,黑头白腰,倒也鸟如其名,辨识度很高。

白头鹎

点击空白处,发现精彩

一种平平无奇的鹎,在厦门可谓无处不在,海岛、山林、公园、海滩,皆有它的身影。图中是育雏期的白头鹎,鸟妈妈or鸟爸爸喂鸟宝宝浆果吃。鸟宝宝还太小,头是暗绿色不像成鸟一样有白头,但这个橄榄绿色的翅膀还是暴露了它。待到成年,鸟宝宝全黑的头上才会有白斑,随着岁月流逝渐渐长成白头。

红耳鹎

相较于以上两种鹎,这留着莫干西头的鹎并不常见哦,一般只在翔安校区后山出没。

虽然都有红臀,但红耳鹎的看着会更艳丽些,可能是白色衬托得好吧。脸侧的小红点其实就在耳朵附近,像是腮红般,平添一抹娇艳。

图中第二张是红耳鹎幼鸟,迷人的腮红和突破天际的发型要成年后才有哦。

白鹡鸰

白鹡鸰(音“吉灵”)是一种经常出没于水边的鸟,尾巴上下摆动而又善于走路。图中最下方的幼鸟胸口没有标志性的黑色三角形斑,但尾羽和翅膀的配色同样深深地出卖了它。白鹡鸰在中国的分布极广,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它的身影。若是遇到灰白黑三色的小鸟在地上快速疾走,说不定就是它本尊了。

麻雀

若要论国人最熟悉最耳熟能详的一种鸟,那麻雀应该是“当仁不让”了。麻雀是一种高度适应人类社会的鸟,和人的爱恨情仇一言难尽啊。虽然我们总爱用麻雀指代各种小型鸟类,但对于麻雀真的了解吗?

中国有五种麻雀,分别是黑顶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和麻雀(其实现在就是麻雀)。麻雀是其中分布最广也最容易见的,与其余四种的区别在于脸颊上的黑斑,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希望看了这篇推送的朋友以后不要把所有的小型鸟类都称作麻雀了,它们不一样,真的,它们不一样。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光说这个名字可能有点拗口,它有一个俗名“十姐妹”,是麻雀的亲戚呢。名字里有白腰,可照片上怎么看不到呢?因为……被翅膀挡住了,它的白腰一般在飞行时易见,那如何在站立姿态下认出它呢?

白腰文鸟有三个主要的辨识点:一是白腰;二是胸腹明显的分界线,上褐下白,可谓“泾渭分明”;三是特殊的犹如钢笔笔尖的黑色尾。

斑文鸟

斑文鸟,同样是麻雀的亲戚,而且和白腰文鸟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办法区分的。成年的斑文鸟雌雄同色,胸部及两胁有鳞片状斑,尾较短不尖;幼鸟没有鳞片斑,但胸腹颜色统一,有时候可以见到蓝色的嘴和脚,在农田灌丛等开阔地较为常见。

金翅雀

金翅雀虽然名字有个雀字,但和麻雀的亲缘关系没上面两个文鸟近。它是燕雀科的,兼有燕尾和麻雀的形体的一类鸟。金翅雀的金字体现在翅膀和尾部,在飞行时可见其金色的翅膀,若有阳光会更加闪耀。

画眉

画眉,一个优雅的名字,它动人的歌喉也成了它的厄运,在笼养鸟中,画眉可谓“鼎鼎大名”,但这些笼养的画眉来源归根结底还是野外捕捉,即使它是最常见嘴出名的笼养鸟,欧阳修有诗云: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但愿世人都能明白这首诗的道理,少一点杀戮,多一点和谐。

黑脸噪鹛

黑脸噪鹛是画眉的亲戚,但颜色黯淡,并不出彩,特征性的黑色眼罩和黄褐色的臀部是辨识点,树枝、灌丛、草地都是它经常出没的地方。翔安的黑脸噪鹛比较隐秘和怕生。

十一

暗绿绣眼鸟

暗绿绣眼鸟是一种小小的很可爱的鸟,整体像个梭子,两头尖中间圆,头和尾下都是黄绿色,白白的大肚子链接头尾,正面看又活脱脱一个小圆球,常出没于树枝和灌木,有时候会结群到草地上洗澡。

十二

纯色山鹪莺

纯色山鹪(音“焦”)莺是一种很轻灵的鸟,站在细小的芦苇上犹如荡秋千,上图为幼鸟,下图为雄鸟,和黄腹山鹪莺易混淆。辨识点为身体颜色较纯,头背颜色对比不明显,且眼先(眼睛和嘴之间的区域)是浅色,经常在树上草上或者空中鸣叫。

十三

黄腹山鹪莺

黄腹山鹪莺在繁殖期会长出长长的尾羽,腹部变黄,灰色的头与褐色的背对比强烈,眼睛也变成亮橙色,十分漂亮。下图是接近于非繁殖羽的长相,但灰头褐背的对比还在,眼先也是灰黑色,它的鸣唱有时候就像小猫咪的叫声,繁殖期的黄腹山鹪莺在飞行时会有明显的振翅音,颇为独特。

十四

家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家燕俗称小燕子,常在屋檐下筑巢,是一种候鸟,正如一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光线好时可以见到家燕的蓝色身体,红色的额及喉,在喉下还有一圈蓝黑色胸带,尾巴是黑底白斑,向右滑动图片可看。家燕的巢很有特色,是一个半碗,用泥土、树枝、草茎等做成,继续向右滑动图片可见“谁家新燕啄春泥”和“燕归巢”。

十五

金腰燕

金腰燕也是一种亲近人的燕子,同样是在屋檐下筑巢,不过这个巢是几乎全封闭留一个口的,更像是半个葫芦,不似家燕的半个碗。金腰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它的金腰了,是不是有种鸟如其名实至名归的感觉?再者,金腰燕的喉是皮黄色有纵纹的,与家燕的暗红色喉完全不同,额也是蓝色与头顶色彩统一。

家燕和金腰燕在翔安都有,而且这两个会混群飞行,若是遇到可以停下来好好辨认一番。

十六

灰背椋鸟

灰背椋(音“良”)鸟,夏季非常活跃且数量众多,在翔安可见数十只的鸟群齐飞。全身灰白点缀以蓝色的嘴,飞行可见灰色翅膀上的大块白斑,灰色的尾部末段两侧各有一块白斑。小图中是左雄右雌,雌鸟显得更色暗,翅膀上白斑很小远没有雄鸟突出,头胸常呈现皮黄色。

十七

灰椋鸟

灰椋鸟是一种辨识度极高的鸟,灰黑的主色调下有着脸颊的白斑,橙红的嘴及脚,飞行时可见白色的腰和翅膀上的白斑,一般冬天会集大群栖于秃树上,远远望去,黑鸟白脸红嘴便是它的辨识特征。五月的翔安仍有它的身影,只是不容易见到。

十八

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也是一个鸟如其名的例子,标志性的大黑领,还有那呕哑嘲哳的叫声让人印象深刻。不过,黑领椋鸟的幼鸟还没有长出大黑领,可以通过背和尾黑白相间的配色以及眼睛周围裸露的黄色皮肤辨认。

十九

八哥

八哥也是一种椋鸟,而且很常见,鸣肌发达叫声多变,因为善鸣叫甚至可以模仿人说话的原因成为了南方常见的笼养鸟,然,和画眉类似,笼养八哥基本也是靠野外捕捉。

八哥的标志是全黑的身体却有大块白斑在翅膀上,尾下是黑白相间的配色,嘴上的一簇羽毛可以作为成鸟的辨识特征,但幼鸟是没有这个特征的。如上图所示(上成鸟下幼鸟),但黑色翅膀上白斑还是深深地把它出卖了,成鸟的虹膜是橘黄色,、。这张照片上成鸟的虹膜看着有点模糊,因为它打开了瞬膜。瞬膜是一种特殊的透明的眼睑,可以湿润眼球却又不遮挡视线,在鸟类、爬行类、一些两栖类中广泛存在,在鸟类高速飞行时可以保护眼球,比如高机动的苍鹰和俯冲极快的游隼。

二十

喜鹊

喜鹊这种鸟,很多人不会陌生吧。从小听着鹊桥的传说,总想在夜空中看到银河,结果银河一直没见着,喜鹊倒是见了不少。喜鹊由黑白蓝三色组成,不过这个蓝色需要特定角度和良好的光线条件,才能体现在翅膀和尾羽上。喜鹊是一种智商很高的鸟,也很勇猛,会集群驱逐闯入其领地内的猛禽,玩玩蛇、欺负猫、吃别的鸟的蛋什么的,一言概之就是“社会”。喜鹊每年都会筑巢育雏,它的巢大而坚固位置也高,被遗弃的巢也会被其他鸟类占用,比如红隼,鸠占鹊巢就这么来的。喜鹊也会在旧巢上加筑新巢,若是巢建在一颗枯树上,长此以往将会出现一个巨型糖葫芦。

二十一

鹊鸲

鹊鸲的名字有个鹊字,配色很像喜鹊的,但只是像而已,它是一种鸲(音“渠”),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也是一种高度适应人类社会的鸟类,种群繁盛。这三张自上而下分别是成鸟雄鸟、成鸟雌鸟、幼年雄鸟,雄鸟雌鸟的区别在于黑色和灰色,而幼鸟的胸部有大片点状斑。鹊鸲叫声婉转多变,时而轻灵悦耳,时而韵律不绝,时而呕哑嘲哳……

二十二

黑卷尾

黑卷尾确实看着挺黑,一眼望去就是一黑色的剪影,全身漆黑,拖着一条长长的鱼尾。夏季是黑卷尾繁殖的季节,整个夏天都可以在天空或者树梢看到它黑色的身影。在光线合适的的时候,可以见到黑卷尾并非全黑,而是有淡淡的金属蓝色光泽,翅膀也是呈现淡淡的褐色,这大概就是神奇的结构色吧。

二十三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有浅色和深色两种色型,浅色的比较常见,钩状的嘴是掠食者的武器,棕背伯劳会捕食昆虫、蜥蜴和青蛙,也会模仿别的鸟叫吸引小鸟前来,然后捕猎开始,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伯劳会将捕来的猎物钉在树枝上作为储备粮。深色型的暗黑色伯劳在沿海地区比较容易出现,虽然看着颜色差异很大,但这两个确实是一种鸟——真是有趣的鸟。

二十四

红尾伯劳

红尾伯劳是一种会迁徙的伯劳,相比于棕背伯劳,它体型更小,黑色细眼罩及眼罩上的白色眉纹是辨识点,尾羽是棕褐色,不似棕背伯劳的黑色尾羽,腹部和尾上的橙红比较艳丽。第四张是红尾伯劳的幼鸟,胸部及两胁有鳞状花纹,但黑眼罩白眉纹以及棕褐色尾还是很明显的。

二十五

黄苇鳽

黄苇鳽(音“尖”)是一种小型鹭鸟,善隐匿,有时候它被惊飞时我们才发现竟然有这种鸟,大长脖子和纤细的身材好像不成比例,但这确是它的生存之道。黄苇鳽临水而立,大黄眼睛紧盯水面,一旦发现猎物的踪迹,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箭……不,是出嘴,脖子就像箭矢般射出,再缩回脖子嘴里已经叼着一条鱼了。黄苇鳽是自信的隐藏者,有时候躲在芦苇间一动不动,对于自己的伪装非常自信,殊不知我已经看到它了。飞行时的黄苇鳽,头顶和翅膀边缘皆是黑色,与黄色的背和翅膀形成鲜明对比。

二十六

夜鹭

夜鹭是捕鱼的好手,也是极有耐心的猎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图中是夜鹭成鸟和亚成鸟,长相差异大了点,成鸟有红色的虹膜宛如红宝石,亚成鸟的黄色虹膜就显得有点逊色了。在黄昏时分,夜鹭会在空中缓慢滑翔,咋一看还以为是什么猛禽,它还会发出类似蛙鸣的叫声,很是沙哑,大晚上的听到这种叫声还有点瘆人。

二十七

池鹭

池鹭一年之内的变化非常大,图中分别是池鹭的繁殖羽和非繁殖羽(自上而下)站立时容易辨认,飞行时则需要看一下脖子和背了。因为飞版池鹭看起来是白的,除了脖子和背是棕褐色,不注意看会和白鹭混淆。

二十八

牛背鹭

牛背鹭,一看到这个名字不禁让人疑惑,有没有马背鹭、象背鹭、鹿背鹭呢?牛背鹭确实会站在牛背上抓虫吃,不知道命名它的人是不是最开始就看到它站在牛背上呢?在鹭科动物里,牛背鹭是不吃鱼的,主食昆虫。夏天的牛背鹭格外娇艳,白色的身体配上黄色的头颈和后背,加上红得发紫的嘴,颜值真的高啊。牛背鹭与白鹭容易混淆,在繁殖期容易区分,飞行时看脖子和嘴黄不黄就好,非繁殖期不好区分,这时候需要看嘴和脚趾了,牛背鹭的嘴是黄色,脚趾黑,与白鹭的黑嘴黄脚趾区分开来。

二十九

白鹭

白鹭是厦门的市鸟,体态优雅,上图是繁殖羽和非繁殖羽时期的白鹭。繁殖期的白鹭头顶会长出两条饰羽宛若两条小辫子,胸和尾会长出纤细的羽毛,像是薄纱般轻盈洁白。白鹭的黑嘴和黄脚趾是辨识要点,厦门能见到的白色系鹭不少,需要仔细分辨。

三十

黑翅鸢

黑翅鸢是一种小型猛禽,飞行时一身雪白,可见翅膀尖端有大块黑斑,它会在空中振羽悬停,寻找猎物。站立时可见翼长过尾,图中的黑翅鸢胸沾褐色,背有鳞斑,是亚成鸟的特征,成鸟会更白且虹膜是鲜艳的红色。

三十一

白额燕鸥

白额燕鸥是海鸟,春夏时节会到海岸边繁殖,翔安校区离海不过两公里,虽不会有白额燕鸥繁殖,但却能在学校里见到它飘逸的身影。白额燕鸥会从学校上空飞过,长翅灰白,燕尾白净,黑头白鹗,加上点缀在黄嘴尖的黑,就是它本尊了;甚至它索性就停在芙蓉湖上空抓鱼,缓慢振翅巡游湖面,忽地俯冲,临水面而止并不下潜,展翅爬升之时嘴中已叼着一条小鱼了。

三十二

白胸苦恶鸟

这是一种名字奇怪却又实至名归的鸟,胸确实是白的,连带着喉和脸也是白的,腹部白而尾下红棕色。“苦恶”是它叫声的拟声词,白胸苦恶鸟逐水而居,善于奔走,是一种看到了就不基本会认错的鸟。

三十三

珠颈斑鸠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斑鸠,头小身子大便是这类鸟的一个特点,珠颈斑鸠非常好辨认,最大的特征就是珠颈了,黑底白点,整个胸腹都是粉红色,还有它那咕咕咕的叫声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三十四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来了,夏天也不远了。每年四月,栗喉蜂虎都会如约而至,在厦门繁殖,直到十月才开始飞去更南方越冬。它们是夏日的精灵,是夏日的使者。栗喉蜂虎身形修长,喜立枝头,突然飞起叼住昆虫回到枝头,蜂虎,即吃蜜蜂、蜻蜓、蝴蝶的鸟,对飞虫来说确实像是老虎。翔安的栗喉蜂虎多是边飞边捕猎,修长的身形,三角形的栗色翅膀,加上两根针状中央尾羽,这些特征会帮助你在空中认出它,欣赏它优美、绚丽的身姿。

三十五

普通翠鸟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普通翠鸟是翠鸟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外表艳丽,叫声清脆,飞行迅疾,常立水岸,如箭矢般插入水中又迅速飞起,往往嘴中已有鱼。看嘴的色彩可以区分雄雌,雄鸟的嘴上下都黑,雌鸟的嘴上黑下红。

翠鸟中有一类体型较大的称为翡翠。翡翠最早是鸟名,相传雄鸟为红色称为翡,雌鸟为绿色称为翠,之后才有用翡翠指代某类玉石的说法。厦门最容易见到的翡翠便是白胸翡翠(雌雄同色),滑动上面翠鸟的照片可以查看。除此之外,厦大还有过赤翡翠和蓝翡翠的记录,想看美丽的翠鸟就多去水边观鸟吧。

三十六

斑鱼狗

翠鸟中有一类叫做鱼狗,一般体型较大,会在空中振翅悬停捕食,比如斑鱼狗,黑白配色加上尖锐的叫声可以很容易将它分辨。斑鱼狗的胸部有黑色胸带,雄鸟有两条不中断的胸带,雌鸟有一条中间断开的胸带。今年是狗年,但是鱼狗不是狗,是一种翠鸟。

三十七

戴胜

戴胜是一种特征极其明显的鸟,头上冠羽如折扇,又如女子头上的饰物,细长的嘴便于在土里捉虫子。虽住树洞但这货真的不是啄木鸟,顶多外形有点像,这种弯弯的小细嘴怎么受得了啄木鸟那种高频啄开树木的基本操作,没有脑震荡嘴也要折了。戴胜喜欢在草地上觅食,警戒状态会把冠羽展开如扇,分布极其广泛,是那种你看到了就不会认错的鸟,辨识度极高。

三十八

斑嘴鸭

翔安的夏季是生机盎然的时节,很多鸟类在这里繁殖,学校里夏天容易见的鸭子就是斑嘴鸭了,鸭如其名,黑色的嘴尖有黄色的斑,整体灰褐色显得比较暗淡。在翔安的天空,偶尔会见到两只灰黑的鸭子飞过。在夏季能见到的灰鸭子基本就是它了,没错,鸭子是会飞的,野鸭都会飞。

“生如夏花之绚烂”,翔安的夏天就是如此,虽然酷暑难耐,却也生机盎然,凤凰花肆意绽放宛如烈火,鸟儿南来北往繁衍后代,谱写世世代代的赞歌。

本部的春是极美的,翔安的夏亦是极美的。

文案/图片:无足之鸟

排版:无足之鸟

责编:白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