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丹东观鸟,收藏这个你就是半拉专家 [复制链接]

1#
治疗湿疹究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http://health.yealer.com/sz/2014/2014-01-14/m/5327.html
家乡的鸟

作者:李国忠

辽宁省丹东市是全国最大边境城市,临江沿海,北有层峦叠障的青山为屏,南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与黄海相接,水质优良,林木茂盛,景观奇异。好山有好景,景好凤自来。工作之余穿行于小区、江边、山涧,扑捉鸟类画面。坚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一分守候,一份惊喜;一分坚持,一份暖心!据介绍丹东有百余种鸟类,尚待扑捉的还有很多很多,追赶飞逝的时光,一定会有些许收获。谨将部分拙片分享给大家,提供一点学习鸟类生活习性的资料,让更多的人来护鸟爱鸟!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图为大白鹭)

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性格孤僻,在浅水中捕食。是一种稳定性极佳的鸟类,它们不论觅食、休息始终都保持不慌不忙。

喜活动于沼泽、稻田、鱼塘、湖泊河流的浅水处,在水中趟水行走觅食,栖息于竹林、树林的枝干中,有时三五只小群活动。主要分布于分于孟加拉至中国到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也捕食蜘蛛、黄鳝、玛黄和蛙等其他小动物。其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行性,是少数具备夜视能力鸟类之一。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又名蜡嘴雀、老西子、老醯儿、铁嘴蜡子;鸟纲,雀科。栖息于平原或低山阔叶林中,成群活动。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雀形目鹎科短脚鹎属,体型甚大(28厘米)的灰色鹎。冠羽略尖,耳覆羽及颈侧栗色;顶冠及颈背灰,两翼和尾褐灰;喉及胸部灰色带浅色纵纹;腹部偏白,两胁有灰色点斑,臀具黑白色横斑。栖于森林、落叶林地、农耕地及林园。叫声甚喧闹。

繁殖于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候鸟。迁徙:春季迁来时间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后一般难于见到该鸟。主要栖息于杨桦林、杂木林、松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果园和村镇附近疏林灌丛草地和路边树上,特别是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在迁徙期间较常见。

喜欢林缘疏林和生长有零星大树的山脚平原,也出现于城镇公园、果园、苗圃、农田地边和村寨附近的树丛中或树上。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所吃食物几全是草子、豆科植物幼芽、稗子、糜子、谷子、麻子等植物和农作物种子。生育时食用昆虫。

头顶上有一簇比较细长的羽冠,眼睛周围的羽色是黑色的,头部的羽毛主要是呈栗褐色。太平鸟主要是栖息在针叶林或者是混交林中,大多时候它们是成群活动,主要是以各种植物种子、果实或者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是山雀科攀雀属的小型鸟类。分布于俄罗斯的极东部及中国东北;迁徙至日本、朝鲜和中国东部。一般栖息于近水的苇丛和柳、桦、杨等阔叶树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的叶,花,芽,花粉和汁液。捕获猎物的方式和一般的山雀相同。

发出响而尖的叫声,似责骂声及悦耳笛音的鸣声。常见于中国大部地区的落叶林区。为中国西北部的留鸟。在树干的缝隙及树洞中啄食橡树籽及坚果。飞行起伏呈波状,可倒立行走。成对或结小群活动。

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它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米的山区,冬季它们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中国境内各省均有分布,是广布于古北界的一种鸟类。大山雀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瓢虫、螽斯等昆虫为食。

分别分布于辽宁和台湾,为较少见留鸟。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阔叶林,在林冠层取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鸣声丰富多变,包括有特色的纯哨音。有贮藏坚果的习性。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一种会亲近人的鸟类,活动在人类较多的地方,不过繁殖时常筑巢在冷气、热水器的排气孔中,经常带给人类的生活一些不必要的的困扰。麻雀捕食甲虫、象鼻虫、蚂蚁、臭虫、苍蝇及蝴蝶,是有益处的,保护城市的绿化作用。但历史上曾经就麻雀的食性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根据主观经验认为麻雀以谷物为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因而将麻雀钦定为四害之中的老四。

栖息于山地森林、灌丛地带,常立在突出的枝条上,尾上下颤动。该鸟是食虫鸟,有一个短健的尖嘴。特别嗜吃昆虫,凡是所能见到的昆虫一律消灭。该鸟非常勤劳,天将亮就开始捕虫鸣唱。清晨早餐之后,雄鸟常常站到巢区一个最高处,引颈高歌,歌声婉转动听。表示了雄鸟对雌鸟的欢迎之意,也表示这块地盘是它的领地,向同性警告。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

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

是人类最亲近最喜爱的鸟类。它们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

鸭绿江上成群的江鸥漂浮在水面上,游泳、觅食、低空飞翔,它们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水域,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有"清洁工"的绰号。

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善潜水,一次能在水下潜泳30秒左右。飞行快而有力,但起飞时两翅需要在水面不断拍打和助跑才能从水面飞起。活动于湖泊、水库、池塘中,有时也混入其它鸭群活动于浅水处。以鱼、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采食水生植物。

系杂食性。主要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秋季迁徙和越冬期间也常到收割后的农田觅食散落在地上的谷物,觅食多在清晨和黄昏。绿头鸭是中国饲养家鸭的祖先。鸭绿江因水质碧绿似鸭头而因此得名。

雄性成鸟:通体多为黑褐色,显与普通亚种有别。雌性成鸟:很像雄鸟,从形态上难以区别。善于游泳和潜水,常见5-20只结群活动。在沿海地带,大多栖于岛屿或海岸的崖石上。栖居在内陆的大小湖泊、河流、水库及沟渠的水面上。

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54-68厘米,体重最大可达2千克。雄鸟头和上颈黑褐色而具绿色金属光泽,枕部有短的黑褐色冠羽,使头颈显得较为粗大。常成小群,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北美北部和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越冬在繁殖地以南,几乎遍及整个北半球。

飞行快速的鸭类。该鸟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有些越冬活动于沿海滩涂盐场、水库、湖池中,冬季喜集群生活。早晨、黄昏或夜间在芦苇地或浅水中觅食,主要以植物种子及甲壳类、贝类、蠕虫等小动物为主食。

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

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结群南迁越冬。它脖子的长度是鸟类中占身体长度比例最大的,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茎、种子为食,也吃少量动食物,如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以水栖昆虫、贝类、鱼类、蛙、蚯蚓、软体动物、苜蓿、谷粒和杂草等为食。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丹东的合隆水库每年三月份大天鹅在迁徙过程中来此歇脚和补充能量。(图为合隆水库大天鹅亚成体)

鸭绿江口湿地是鸻鹬类在东亚—澳大利亚北迁路线上的最重要停歇地,潮间带上的双壳类、腹足类、多毛类等底栖动物为鸻鹬类提供了能量保障。每年春季有12-15万只的鸻鹬类在此停留1个月左右,主要是斑尾塍鹬、大滨鹬、黑腹滨鹬、大杓鹬等物种,它们在此补充能量后再次飞往它们的繁殖地。那万鸟齐飞的景象蔚为壮观!

阅读推荐:

居然有丹东人藏着辣么多老安东绝密的东西,他是谁?

丹东有几个地方,要挂上“国字号”招牌啦!

隐匿在丹东城里的百年古建筑,你能说出几个?

朋友来丹东玩什么,丹东四季旅游攻略

时代丹东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