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年级上学期古诗经典诵读20首与小美文1 [复制链接]

1#

★必背诗词(20首)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②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④天阶:露天的石阶。

⑤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杂兴(xìng):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②耘田: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童孙:小孩子。

⑥未解:不懂得,不会。

⑦供:担任,担负。

⑧傍:靠近。

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3.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②难为: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

③除却:除了。

④取次:随便、仓促。

⑤缘:因为,为了。

译文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虽常在花丛中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4.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①疏:指稀疏。

②卷帘人:掀开帷帘、叫我起床的人,一般理解为诗人身边的侍女。

③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④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⑤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你哪里知道?你哪里知道?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5.寿阳曲·渔村夕照

〔元〕马致远

鸣榔罢,闪暮光,

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

都撮在捕鱼图上。

注释

①鸣榔: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入网。

②撮(cuō):聚合、聚拢。

译文

黄昏,夕阳的余光洒在江上,把江面染成一片橙红。大堤上浓绿的杨树林中传来了一阵嘹亮的歌声,出门打鱼的人们回来了。柴门上晾晒起湿淋淋的渔网,在落日的映照下闪着银光。好一幅美丽的“渔家夕照图”呀!

6.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鉴:镜子。

②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移动。

③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里的水。

④那得:那,通“哪”,怎么会。

⑤如许:像这样。译文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悠闲自在地来回移动。要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7.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①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②淘尽:荡涤一空。

③渔樵:渔父和樵夫。

④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⑤浊: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8.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③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④发:出发。

⑤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⑥下:顺流而下。

⑦渝州:今重庆一带。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9.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①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③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老兄!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又名《渔歌曲》《渔父乐》《渔夫辞》。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用不着回家。

11.旅夜书怀

〔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岸:指江岸边。②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③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夜泊江边。④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⑤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⑥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⑦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⑧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12.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

①闻道:听说。

②坼: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坼晓风:即在东风中开放。

③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④何方:有什么办法。

⑤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⑥梅花:一作梅前。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春风绽放,远远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树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样。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自己变化成数亿身影呢?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1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①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②情人:有情人。

③遥夜:漫长的夜晚。

④竟夕:一整夜。

⑤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了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14.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①示:训示、教导。

②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③浅:肤浅,浅薄。

④知:彻底弄清楚。

⑤行:亲自实践。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15.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苏轼修造。

②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③咨嗟(zījiē):叹息。

④将:用。

⑤新火:古代清明前三天禁火,称寒食。寒食后所燃之火称新火。

译文

春色还没有衰老,微风徐徐吹来,杨柳在风中摇曳多姿。如果登上超然台展眼望去,护城河里半壕春水波光荡漾,满城春花姹紫嫣红,烟雨蒙蒙笼罩着千家万户。送走寒食是清明,酒醒之后,常常是叹息。不要面对老朋友提起故乡的伤心事,姑且燃起新火,沏上新茶。饮酒赋诗,要趁着这大好年华。

16.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到博山。 

②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译文
  

少年的时候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却偏要写愁。以为登高望远,就可以激发灵感,写出描绘愁绪的佳句,所以爱上层楼。因为非常喜欢上层楼,所以在写词做赋的时候,本来无愁却勉强说愁。但是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想说也说不完,只好说:“好一个清凉的秋天啊!”

17.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释

①参军:古代官名。

②丹阳:地名。唐天宝年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③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④日晚:日暮,此处暗示思念时间之久。

⑤江:长江。

⑥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译文

我在丹阳的内外城之间送别友人出行。同样的秋色,而人已分两地。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由于思念,我站在江边长时间地遥望,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

18.五柏抱槐

〔清〕孔庆镕

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

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

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

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译文

五柏抱槐,说是五柏,实际上是一棵松树。五瓣之中又长出一槐,槐与松同根,五松抱槐不分彼此。凌凌的叶子可以忍受冬天的寒冷。当风吹过时,他的声音象喧闹的老虎和豹子,它的形状象虬龙一般。在小径边可以遮蔽酷暑的炎热,越往高处槐树叶看起来越青翠。五柏抱槐有一种天然的君子般的气质,堪比泰山顶上高高在上的岱岩松。

19.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郊扉:郊外住宅。

致此身:出去为官。

灞原:在灞水西高原上。

译文

灞原上秋风细雨初歇,傍晚看见雁群不停向南飞去。他乡的树木纷纷落叶,寒夜的孤灯独照着我一个人。空旷的园里白露滴落,孤零零的房屋只与野僧为邻。在荒凉的郊外居住已久,何时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20.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①挽弓:拉开、开弓。

②擒:捉、拿。

译文

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领。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经典美文(10篇)

1《论语》节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此节选要求背诵。)

2《山海经》节选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译文

东海中有座流波山,位居在入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牛,青苍色的身子,头上不长角,一只脚,进出海水就定会带来急风暴雨,它身上发出的光芒像太阳和月亮,它叫喊的声音像炸雷,它的名字叫夔。黄帝得到了它,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兽(雷神)的骨头做鼓槌来敲打这鼓,发出的响声五百里以内都能听见。黄帝便用它威服天下。

3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4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她当医生五十多年,接生了无数的婴儿,救治了无数的母亲。她是中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在妇产科学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时,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他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沙盘。大家边玩儿边做,兴味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的。”

生物老师当时没有马上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树叶原来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掌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儿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你要认识它,就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林巧稚小时候从生物课上悟到的这一道理,对她一生的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医院妇产科医生以后,非常重视医疗实践,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不折不扣地实现了她的诺言:“我要做一辈子值班医生。”无数次的医疗实践,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她在中小学时期形成的思维方法,使她在医学上一再创造出奇迹。

6牛郎织女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他没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见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靠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以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据说,这一天地上的喜鹊也确实少多了,因为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7给树道歉

初夏的一天,我去曼哈顿,路过36街,在一家快餐店门口,我看到一个身材硕壮的白人男子双手搂抱住店前人行道上的一株大树,旁边有几个看热闹的,其中有两人还拿着相机拍照。我也忍不住驻足观看。开始我以为吃饱了撑的,闹着玩儿,但一看,不对,那男人十分认真,不仅将树抱得很紧,脸颊还紧贴在树上,而且喃喃自语:“啊,大树,亲爱的,对不起,我不该虐待你,请原谅……”就这样他紧紧拥抱着,那样子好像搂在怀里的不是一株树木而是至爱亲人。

这真情动人的拥抱,大概持续了将近两分钟,直到旁边有人招呼:“嗨,丹尼尔,够了。”那汉子才松开双手,但意犹未尽,像吻情人似的又在树干上重重吻了一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打听,原来,曼哈顿因泊车不方便,一些送外卖的快餐店大都用自行车送货,一为方便同时不被偷走,丹尼尔将店里的自行车用铁链锁在门口那株树上,他想不到这会有什么事。可是有位爱护树木的人士却给纽约市公园管理局写去一封检举信——揭发他虐待树木,将自行车锁在树上,当然,信中附有照片为证。管理局十分认真,不久,丹尼尔便收到一张公园管理局长史登签署的罚款通知书。“上帝呀!”看着通知丹尼尔忍不住叫起来,那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罚款金额:美金。丹尼尔无奈,只得开软档,向管理局认错。局长史登被人称为“树的保姆”,肩负保护纽约市50万株树的责任,他觉得小店老板是真诚的,为了教育丹尼尔也警醒大家,他提出一个方案:若想免去罚金,丹尼尔必须向那株树公开道歉、拥抱它——这一行动要让媒体曝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将自行车锁在树上,而且经常浇水。丹尼尔当然举双手赞成,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8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9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中学的大门。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发愤学习。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数学还得了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时,在亲友们的资助下,远度重洋,来到北欧比利时的首都——布鲁赛尔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气的生物学教授学习。在那位教授的指导下,研究胚胎学,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中国人不是笨人,应该拿出东西来,为我们的民族争光!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所以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完成了这项实验任务。那位教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声称赞:“童第周真行!中国人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也为中国人争了气。

10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