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灯检查一次花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6513403.html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一块约2公里长、1公里宽的平地上,24座古窑包如岗似岭,分布其间。这里曾是古东昌县的县城所在地,属吉州管辖,故称"古州窑"。它以悠久的历史,宏伟的规模,丰富而精美的产品,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向往,是我国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名窑遗址之一。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来源:故宫博物院藏
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南宋时生产最为兴盛,产瓷品种很多,有白瓷、青瓷、白釉黑花瓷、花釉瓷等。其中以黑瓷最富特色,在掌握氧化亚铁结晶、硅酸釉药变化以及控制火力和冷却温度等方面都很成功。吉州窑能烧出一种黑、黄两色混合似玳瑁骨的釉色,称为玳瑁釉,这是其代表产品。在装饰方面,吉州窑别出心裁地运用贴印手法将民间剪纸花样做为纹饰,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
吉州窑胆瓶
来源:深圳博物馆藏
吉州窑的创烧与断代——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多年的烧造历史。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
吉州窑的装饰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生活态度。装饰纹样有花鸟虫鱼、飞龙鸳凤、人物、自然山川和吉祥文字等内容。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装饰内容反映了民间传统审美意识中质朴的艺术格调。
吉州窑釉下彩绘瓷装饰的题材内容,可概括为两大类
/p>
(一)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习俗相关联的,如动物中的飞龙、鸳凤、喜鹊、鸳鸯戏水、奔鹿、飞蝶、双鱼等,植物花草中的牡丹、莲花、芦苇、梅兰竹菊等,以及海浪波涛等装饰题材。这些传统纹样往往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如:牡丹是美丽、富贵的象征,梅兰竹菊寓意清高,莲花象征高洁,奔鹿寓意福禄,芦苇象征禄位,鸳鸯戏水比喻成双成对,鱼与“余”谐音,常被用来寓意富足、连年有余等,这些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
宋代吉州窑褐彩开光飞凤纹罐
来源:武汉博物馆藏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来源:故宫博物院
(二)与宗教色彩和传统图案相关联的纹饰。如八卦纹、回纹、卷草纹、缠枝纹、棱格纹、编织纹、弦纹等。八卦纹只发现装饰在香炉的腹部上,一般被几何纹、海水波涛纹所衬托。这八个代表一定方位的八卦图,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纹样与用于宗教祭祀的香炉的功能是相一致的。传统图案主要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吉州窑白地釉下彩绘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多作为配饰而装饰于陶瓷的口沿、颈部以及底部,也有以卷草纹、缠枝纹等作为主体装饰于陶瓷的。而四方连续纹样中的龟斑纹、棱格纹、编织纹一般作为釉下彩绘装饰图样中的锦地纹样而饰于陶瓷的主要部位,从而形成锦地开窗的形式,具有结构严密与无限延伸艺术感受和审美特征。
元吉州窑八卦纹炉
历史成交价:
南宋/元吉州窑仿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成交价RMB2,,
佳士得香港
宋吉州窑玳瑁纹小胆瓶
成交价RMB46,
西泠印社
南宋吉州窑彩绘海水纹胆瓶
成交价RMB,
西泠印社
南宋吉州窑黑釉地彩绘盌
成交价RMB,
香港蘇富比
吉州窑陶瓷辨伪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吉州窑陶瓷仿制品较多,仿制品是现代陶瓷艺品,以其古色古香、价廉物美而为人们所认可,同样具有一定的鉴赏与收藏价值。近年江西省博物馆曾开设小型作坊仿制吉州窑瓷器,选取古瓷原产地附近的瓷土原料,采用手捏、拉坯和注浆三种成型方式,参照吉州窑瓷器原件进行研制,用小型电炉烧造,仿制成功黑釉剔花瓷、釉下彩绘瓷、黑釉窑变结晶花釉瓷等品类,因其器底均有仿制品字样,故很容易识别。设立在吉州窑址所在地吉安县永和镇的吉州古陶瓷研究所及仿制厂,早年曾采用龙窑和传统工艺烧造,如今则以现代窑炉进行烧造,其仿制产品数量较大,品种也较多,虽然器底没有任何印记,但其胎釉均很新,颇容易识别。此外,民间也有一些生产仿古瓷的作坊,其作伪手段已达到一定水平,使古玩市场上吉州窑器新旧杂陈。
新仿吉州窑器的胎土较真品紧密细白,胎体较真品或重或轻,大多较轻。器身的修胎显得刻板些,底足更显平整、呆板,缺乏真品古朴、敦实的韵味。其釉面有耀眼浮光,整体造型多不到位,往往会出现变形、变体或走样的情形。另外,仿制品与真品相比在工艺上总给人以貌近神离之感,窑变斑纹不是偏浅就是过深,胎色也往往较淡,胎体断面也不似宋代吉州窑瓷那样含有杂质或产生孔隙。造假者有的将仿制品重新在土中掩埋一段时间后再“出土”上市;有的为抬高售价而在旧素瓷上用新的釉料刻花、剔花或加施彩绘,旧瓷新装饰,再入窑炉低温烧烤,形似而神异;有的故意在仿古瓷底足部分剥去部分釉层,露出胎质,以使人相信其年代久远;也有的为去掉器表浮光而用兽皮反复揉擦或用稀酸涂抹浸泡,结果使釉面发涩、呆板,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磨擦的伤痕;还有的采用含有油类的软布进行抛打,以使釉面柔润,但其与真品光滑细腻的釉面有明显差异,且触摸时有油质感。面对这类伪器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其中的破绽。
吉州窑遗址已在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窑址附近设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并兴建起一座仿古瓷厂,吉州窑古老的历史又开始书写崭新的篇章。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