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春天生机勃发,新时代的溆浦魅力四射。
市县人大代表在溆浦县北斗溪镇调研特色文旅小镇建设
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中国人大》年第二期在北京出版,反映溆浦县人大工作的文章跃然纸上。翻开第31页,《怀化市北斗溪镇:从“靠山吃山”到绿色发展》一文整版推出,全面介绍了溆浦在地方人大工作中创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
这只是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发展工作珍珠链中闪亮的一颗,若细数起来,不胜枚举:在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人大常委会以会议审查方式集体会诊“红头文件”;人大代表约见政府部门一把手问政;创新;运用暗访、专题询问、问题清单等方式让监督掷地有声;人大精准监督促精准脱贫;对间接选举人大代表开展述职测评;把“走到选民身边去听、站在选民角度去想、朝着选民需求去做”作为代表履职的方向与标杆,把群众的所盼所求、冷暖疾苦挂在心头,落到实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溆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生礼介绍说,正如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倡导的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春风浩荡满目新,砥砺奋进硕果累。围绕大局的重大事项决定,坚持问题导向的认真监督,一直在路上的扎实调研……近年来,溆浦县人大常委会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履职,为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为回应百姓期待献计献策,精心耕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做法和亮点工作不断呈现,重大事项决定、民生实事监督、代表为民履职等工作全面展现新气象,书写了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篇章。
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八年制度供给很“硬核”
沪昆高铁上,列车从溆浦南端呼啸而过,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这个“高铁小镇”——北斗溪,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让人陶醉不已。谁能想到,这里年前还是一个偏僻落后、环境恶劣的山窝窝,而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还要从北斗溪镇巧用人大决议实施封山育林开始。
千百年来,该镇老百姓“靠山吃山”日子过得紧巴巴。为发展经济,当地人一直苦苦思索:要发展,困难在山,优势在山,希望也在山,关键是做好“山”字文章。于是一个“全面封山育林”的大胆想法跃然而出。
思路好出,但推行不易。要打破这种“吃饭靠种田,用钱靠砍树”的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党委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由于林业部门没有了收入,木材商人断掉了财路,方方面面的反对声音扑面而来。对于反对的声音,县、镇人大代表主动上门,不厌其烦做思想工作。最终,通过多次座谈走访,全镇上下形成了封山育林初步共识。
溆浦县北斗溪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
年10月29日,北斗溪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全面封山育林的决议》,要求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封山育林10年。
此后,私自砍伐林木的现象没有了,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上来了,曾经反对“封山育林”的村民做起了村里护林宣传员。“砍一造一”封山育林模式成为北斗溪镇村民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如今,北斗溪镇境内重峦叠嶂,生态环境优美,林地面积达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1%,培育壮大了宝山云雾茶、松林紫薯等17个绿色产业,建成了特色民宿、研学营地,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该镇还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湖南省美丽乡镇、湖南省康养特色小镇、湖南省生态乡镇等称号。
在此基础上,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溆浦,该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全县实行封山育林的决议》。要求县人民政府科学制定封山育林总体规划和方案,健全管护队伍、落实封山育林管护责任,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封山育林的违法行为。
决议出台当年,全县封山育林总面积达万亩,农户主动落实管护万亩,将封山育林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
现在,溆浦已成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沃土,并孕育了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生态文化旅游和森林康养事业如火如荼,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生强劲力量。
万山磅礴看主峰。“只有紧跟核心,紧扣中心,紧贴民心,彰显公心,才能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作为。”刘生礼说,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委的中心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年8月31日,溆浦县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溆浦县委关于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两个加快”三年行动的决定》,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为促进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认真落实推进“两个加快”三年行动方案,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把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工作的重点,及时出台了《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落实推进“两个加快”三年行动的监督办法》。
据悉,就县人民政府具体专项工作制定监督办法,在怀化尚属首次。
时代赋予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人民寄予的期望殷切而厚重。针对溆浦工业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状况,溆浦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全县工业发展和财源建设情况调查,先后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工业振兴的决议》和《关于加快全县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的决定》。
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小兵介绍:“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工业振兴和财源建设的决议决定后,县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始终坚持把‘工业强县’战略作为园区的核心任务,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了溆浦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截至年12月底,园区签约企业总数达到64家,园区投产企业总数达58家;园区完成技工贸收入32.5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0.17亿元、上缴税金万元,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收入6.86亿元。”
为加快全县特色小城镇建设,该县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溆浦县南部小城镇建设情况的汇报》后,依法作出了《关于加快“雪峰山百里文化长廊”特色小镇建设的决定》。此后,县人民政府对南部小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引进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如今,龙潭镇、北斗溪镇、统溪河镇等特色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溆浦县小城镇建设一道亮丽风景。
为做实重大事项决定权,年12月6日,溆浦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出台了《关于县人民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前及时启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通过媒体、举行听证会等多种途径发布征集公告,并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从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向“决策者”的角色转换,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牵住了民生实事的“牛鼻子”。近几年,芙蓉学校、城乡防洪堤、医院等11个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项目建设,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和制度是社会治理和发展的起点。刘生礼介绍说,年以来,溆浦县人大常委会抓住事关全县大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共作出决议决定36项,为加速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进脚步。
正确有效监督,让法律牙齿有力“咬合”
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县级人大工作的重点在监督、难点在监督、亮点也在监督。几年来,溆浦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强化监督工作,督促和支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溆浦县殡葬改革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八条与国务院、湖南省及怀化市的规定相冲突,建议县人民政府进行修改!”年4月,溆浦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会审“红头文件”,督促县人民政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纠正。
对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的一项监督职权。但从人大监督实践来看,如何让备案审查工作发挥有效作用一直是地方各级人大认真探索的课题。近年来,溆浦县人大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创新会议审查制度,增设县人大法制委员会,有效提高了审查实效。
溆水河是溆浦人民的母亲河,关乎全县几十万群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