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课堂部编语文五上23月迹微 [复制链接]

1#
如何根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218/4580463.html

??

五年级微课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白鹭》精讲

第2课《落花生》精讲

第3课《桂花雨》精讲

第4课《珍珠鸟》精讲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精讲

第二单元

第5课《搭石》精讲

第6课《将相和》精讲

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精讲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精讲

习作二《“漫画”老师》精讲

《语文园地二》精讲

第三单元

第9课《猎人海力布》精讲

第10课《牛郎织女(一)》精讲

第11课《牛郎织女(二)》精讲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精讲

习作三《缩写故事》精讲

《语文园地三》精讲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精讲

第四单元

第12课《古诗三首》精讲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精讲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精讲

第五单元

第15课《小岛》精讲

第16课《太阳》精讲

第17课《松鼠》精讲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精讲

【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精讲

第六单元

第18课《慈母情深》精讲

第19课《父爱之舟》精讲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精讲

习作六《我想对您说》精讲

《语文园地六》精讲

第七单元

第21课《古诗三首》精讲

第22课《四季之美》精讲

第23课《鸟的天堂》微课+课件+课课练

微课视频讲解

2课时

同步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一、我会认组词

悄:qiǎo(悄悄、悄然、静悄悄)

累:léi(累赘、硕果累累、果实累累)

袅:niǎo(袅袅、袅娜、袅绕)

嫦:cháng(嫦娥、月里嫦娥、嫦娥奔月)

娥:é(宫娥、嫦娥、嫦娥下凡)

嫉:jí(嫉妒、嫉恨、嫉恶)

妒:dù(嫉妒、妒火、妒恨)

瓷:cí(瓷器、瓷盆、陶瓷)

二、多音字

累:léi(果实累累)lěi(长年累月)lèi(劳累)

屏:bǐng(屏气凝神)píng(屏风)

三、近义词

新鲜一一新奇常常一一经常满足一一知足

踪迹——痕迹款款一一慢慢兴趣——兴致

满盈——充满疑心——怀疑漂亮——美丽

羡慕——艳羡嫉妒——妒忌争执——争吵

面面相觑一一瞠目结舌无边无际一一一一望无际

四、反义词

新鮮一一陈旧疑心一一信任漂亮一一丑陋

争执一一和解粗糙——光滑灿烂——暗淡

清清晰晰一一模模糊糊

五、理解词语

悄没声儿: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满盈:全部占满、充满。

屏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款款:慢慢地。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累累:本文中指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忽然。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争执: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掬:两手捧(东西)。

七、句子解析

1.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让他们“觉得不满足”。

2.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盼”和“闷”写出了孩子们等待月亮出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

4.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5.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累累的骨朵儿”比喻成“繁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骨朵儿的细密白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我们”是月亮的主人,拥有了月亮,就拥有了天空,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记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

2.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

孩子们先是惊诧,一会儿,身临其境。好像到了无比美妙的境界,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院子中间的那棵桂树。

3.后来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的什么地方找到了月亮?

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找到了。

4.奶奶是一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奶奶对生活充满激情,是一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同时,奶奶也是一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