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进冯骥才的花巷,用心感受世间的纯真 [复制链接]

1#

生命是灵魂的载体。我们要完成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一个因真诚而闪光的灵魂。——冯骥才

古今中外,画家很多,作家很多,但既是画家又是作家的人很少,而冯骥才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带头做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一做就是10年。他下到田间地头,不顾风雨,甚至自掏腰包,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万张图片、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花巷》

我怀着敬意打开这本书,认真的品读。慢慢的感觉到,我是在倾听一位慈祥并带着童心笑容的老人慢慢地诉说他的故事。虽然他经历了时代的不幸,体验了人间的诡诈与丑恶,但是仍然用充满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温柔地对待一切事物。

《花巷》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作者看待事物充满感性,同时他也用心生活、热爱自然。这本书处处让我感受到冯骥才老先生心中的真、善、美,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这三个方面。

花巷

一、真——亲身经历的真、童真童趣的真、真情实意的真

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唯此才最幸福。——冯骥才

《花巷》收录了58篇文章,每一篇都是冯骥才老先生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所遇所思所想。比如《吃鲫鱼说》,记录如何钓鱼、如何烹饪鱼、如何吃鱼的每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用心生活体会美好的情感。

冯骥才《树后面是太阳》

《花巷》中有10多篇文章,描述的是儿时的记忆。《花脸》、《捅马蜂窝》等篇章中,作者小时候调皮捣蛋,也有作为小孩的独特视角的思考,充满童真童趣,让人忍俊不已。

另外,作者其他的文章,虽然是中年所遇所写,却也充满童真,比如《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描写作者扒开草地,观察春天的花,如何一点一点的调皮冒出,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致大海》,描写了作者在冰心先生去世时,在悲痛的心情下,回忆与冰心先生生前交流谈心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冰心先生教导作者不畏权贵,敢于为老百姓发言时严肃的语气和表情。此文表达了冯骥才老先生对冰心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因为亲身经历,所以更加情真意切。因为童心未泯,所以更加简单快乐。这本《花巷》从头到尾都透着真,语言不矫揉造作、简单质朴,却又直达人的内心深处,让读者产生共鸣。

冯骥才《树影躺下》

二、善——理解劳动人民不易的善、爱护动物和花草的善

《花巷》第一篇文章《挑山工》,讲述的是作者遇到的一位泰山挑山工,文中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

同时我们也能看出冯老是一位善良的人,他能感受到挑山工的艰辛与不易,理解劳动人民的不易,并且把这位挑山工不怕艰辛登山的精神当作自己一辈子的灵魂支柱,撑过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珍珠鸟伏在肩头

《珍珠鸟》中,作者为珍珠鸟一家营造了一个安全隐蔽的家,让珍珠鸟的幼鸟在书房自由地飞来飞去。最终赢得幼鸟的信赖,大胆地趴在作者的肩膀上睡觉。

《书房花木深》中,作者对阳台花草的纵容养护,让其自由生长,不加干涉。最终书房变成一个小小的森林,让作者可以静下心来思考。

在其他篇章中,作者对书本和日历,都像是一个朋友。足以说明他内心是多情的,是充满善意的,甚至可以说他历经沧桑后仍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冯骥才《放晴》

三、美——语言轻柔婉约的美、文字与绘画结合的美

在《逛娘娘宫》中,利索能干、疼爱作者并照顾他8年的奶妈,在要回老家照顾生病丈夫的前一天,带作者逛娘娘宫,并用自己都不舍得花的钱给作者买喜欢的玩具。在庙会中奶妈以为作者丢了,在人群中凄厉的大喊作者的名字,后来找到作者,紧紧拥着他,生怕再次弄丢。文中没有故意煽情,却让我几次流下眼泪。

冯骥才老先生的文章,语言轻柔婉约,感情细腻流畅、古朴自然,文字朴素又有文采。让读者轻松阅读,沉浸书中,不自觉地跟着作者一起面对身边的情或景,随着故事的推进或喜或悲。也许这就是冯骥才老先生的文字魅力吧。

冯骥才《山间挑夫》

冯骥才老先生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述最人为的内涵,如果画家通过画作与看者进行无言的沟通,那文学家可以通过充满灵动的文字,启发人们的心灵。”所以他是幸运的,画工出神入化,文字也传神易懂,所以他没有表达不清楚的事物。

比如散文《挑山工》和画作《山间挑夫》就是相映成趣,紧紧相连。文中挑山工穿着红背心,挑着重物,艰难地往上看不到尽头的山路上攀登,寥寥几笔,挑山工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画中泰山巍峨,山路陡峭望不到头,一个红背心的挑山工正在攀登,其艰辛可想而知。可谓画中有文,文中有画。

冯骥才老先生的一个特点,便是画作依附于写作,写作来源于灵魂的深度挖掘,只有看完他的画作并且读完他的散文,才能真正的完整的深刻的了解他的心灵。

虽然我把真、善、美分开来写,可是真善美相互交融,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冯骥才老先生率真生活可称为真,善待万物可称为善,自掏腰包抢救民族文化资产可称为美,他就是真善美的代表。

冯骥才《华灯初升》

结语:

《花巷》让我看到冯骥才老先生是一个用心生活,充满真性情的一个人。有感于散文《挑山工》和画作《山间挑夫》,有生之年,我一定要登上泰山,领略泰山巍峨壮美,也观察下年后的挑山工。看看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是否发生改变,并写下当时我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我把它放在书柜的中间最显眼的位置。这样,我能经常看到它,偶尔也能拿出来摸摸它,回味着书中的一个个篇章,体会着作者那种用心生活,热爱自然,善待万物的情感。希望能提醒我用善意眼光看待以后遇到的人或事,也更加的用心对待以后的日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