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嘴杨巴在津门的俗世里,用一门手 [复制链接]

1#

文|程小亦(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泰山见闻式散文《挑山工》,挑山工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奋力攀登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和激励着成长中的自己,《挑山工》是津门作家冯翼才先生笔下的作品,他笔下的文学作品相当多,比如《捅马蜂窝》《刷子李》《日历》《花脸》《泥人张》《好嘴杨巴》等都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冯翼才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在阳春四月,有幸读到冯老的小说集《杨嘴好巴》,让我对冯老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冯老精湛的语言艺术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每个市井小人物身上不屈的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从他们身上不仅可以看出冯老对民间艺术的执着追求,也看到了冯老对于脚下这片生他养他的津门土地的热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别具一格的津门小说,承载了冯翼才对津门的热爱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却生于天津、长于天津。天津简称津,别名津门,是有着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比如在《好嘴杨巴》中提到被誉为“津门三绝”的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还有四大民间艺术: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魏记风筝和刻砖刘。

①津门市井人物

《泥人张》收录在《好嘴杨巴》小说集中。冯老是民间艺术家,也是天津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小说、散文众多,《挑山工》《珍珠鸟》等多篇文章入选教科书。

冯老的小说均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各种怪异人物传说,比如《张大力》《苏七块》《刷子李》《好嘴杨巴》《神医王十二》《鼓一张》等,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寥寥数笔,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冯老再以漫画的形式为每个人物绘制上精美的插图,其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无不叫人惊绝。在冯老眼里他笔下的各种手工艺人加在一起就是天津。比如《刷子李》《酒婆》《泥人张》《苏七块》《蓝眼》等都是天津市井人物的代表。

②津门方言

在《好嘴杨巴》小说集中,几乎每篇小说字眼下都可以看到“赛”字,天津赛是“似”或“像”的意思。

比如:在《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中讲到“死千”,死千亦是天津地方土语,混混儿的行话,表示担当出生入死的差事。

《黑头》中讲到“土箱子”“打小”“一号”分别是垃圾箱、自小、一员的天津方言。

天津话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特指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的一个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天津方言岛”内人们所说的方言。

③对津门土地的热爱

冯老曾经坦言自己写《俗世奇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太熟悉这个城市了,我身上有太多天津的东西,从骨子里热爱这座城市,我热爱脚下这块土地,我爱这土地上的人。我特别希望把天津人留在纸上,所以写了《俗世奇人》”。

对于天津这座城市和天津人,冯骥才说的最多的就是“爱”。

“我喜欢天津人的性格,我也喜欢天津人的缺点。”“比如天津人的厚道,讲人情,义气,幽默,强梁,豪爽,讲面子,天津是一个很讲文明的城市。”

“天津人具备独特的东西是外地人所没有的”。这是冯骥才对天津这座城市给出的最高褒奖。

津门是冯老的家乡,也是冯氏文学的发源地,对于冯老而言,自己对津门人最大的爱就是通过笔下刻画出生动形象的小人物来展示津门人的真诚和质朴,这是对津门劳动人民最好的赞歌,也是对津门文化的传承和热爱。

俗世里的市井小人物,用“一门”手艺展现了津门人的工匠精神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津人有个喜好,就是把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名字没人知道,只有一个绰号,在码头响当当和当当响。比如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魏记风筝和刻砖刘,刷子李等等。

在小说《好嘴杨巴》里,出现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他们都是生活在津门里的普通百姓,却能够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造就出一门又一门精湛的手工艺,其独到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每个人敬仰。

①泥人张:没有谁是天生的行家,只不过是在日复一日中不断激进自己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张明山经常出入戏院和饭馆,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为制作泥人搜集素材。他一边饮酒,一边留神食客们的模样,右手端杯饮酒,左手从脚底上抠下一块泥,开始摆弄捏泥;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

泥人张出神入化的捏泥技术,不是他天生的潜质,而是在日复一日中不断观察身边的行人,通过实践才习得这门手工艺。

施瓦布曾说,无论何事,只要对它有无限的热情你就能取得成功。

“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学做捏泥人,以此来养家糊口。张明山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善于观察,勤于练习,他捏制出来的泥人个个逼真不已,一时传为佳话。他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用料也十分讲究,所捏的泥人可保存久远,不燥不裂,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蜚声四海。

泥人张的工匠精神故事告诉我们,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天生的行家,任何人在成为行家之前都是普通人,行家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普通的事你用你的热情重复的打磨,你就成了赢家。

②刷子李:想要在任何一行站住脚,就要把你的专业做到极致

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每次刷墙前都会穿上全黑衣黑裤黑鞋,他对自己的手艺极其的自信。但是行内行外的人却对他的手艺产生质疑,他从不辩解。当徒弟怀疑他裤子上的白点时,刷子却早已察觉到,其实他的黑裤子是不小心烧了一个洞,里面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的。其中他对徒弟说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的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听过这样一句话,具有博大胸襟的人,才有可能在心灵上潇洒;具有自信和实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外表上的潇洒。

从刷子李的潇洒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精湛的专业相当的自信,这份自信来源自于他长年累月在黑色衣服的考验下,才练就的一手零误差的好手艺。生活中那些能够用一个技能走天下的人,只有不断地苛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掌握好了任一门技艺的底层规律,你才会真正领悟到所谓精湛的手艺不过是自己把所掌握的技巧锻炼到极致水平。

③好嘴杨巴:只有专注于某一件事,你才会越专业

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把这种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干得远近闻名。

好嘴杨巴中杨七和杨八,杨八是靠机智应对取得了名誉。小店从杨家茶馆成了杨巴茶馆。杨七的两门绝活,一是在秫米面沏一半后撒入芝麻;二是芝麻是用炒过擀碎的才会香,粗细刚好,有嚼头,才让杨家茶馆才名誉全城,如果没有杨七对茶汤下的苦功,官员们也不会推荐给李中堂食用,而杨八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离开了杨七的手艺茶馆,杨八再能言善辩,他还只是一个卖茶汤的伙计。

杨七对茶汤的钻研精神才是杨家茶汤名誉津门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杨七对茶汤的专注,那么杨家的茶汤就只是巷子里不起眼的普通茶馆。

就像冯老在书中所说的,“这手活儿别人明知道也学不来。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写字画画差不多。

那些学不来的手艺,才是最难超越的,这也就说明了杨七对自己的茶汤倾注了心血,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杨七的专注决定了他的专业水准。

市井小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深耕和钻研,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才会专一行、精一行这才是津门人真正的工匠精神。

在津门的俗世里,用“一门”手艺,传承着处世哲学

在《好嘴杨巴》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在生存关系中一个人拥有实力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亦是如此。这本书中冯老通过小人物的品质特征,告诉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处世哲学。

①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刷子李》看,刷子李的粉刷技术,遭到他人怀疑时,他从不辩解,因为他知道生活是自己的,自己的实力,只有时间才是最好的见证者,只有自己自信了,才能打败一切妖魔鬼怪。

拉罗什富科曾说,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身边的人因为工作不顺利或生活不如意而颓废不前,其实没有谁的人生一开始就顺风顺水的,谁的人生没有几个坎,自信一点,勇敢站起来,你的生活需要自己主宰。

②脚踏实地才是为人之根基

在《洋相》中,一怪人经常去租界那边摆弄洋货,比如玩自来火、衣兜烟卷等等,他不常露面,一露面惹得满城风雨,就像作者所说的,人要出头出名,就该有人琢磨了。上台表演时,假称自己叫巴皮,自己的爹叫米斯特巴皮,后来被正在观赏的群众真爹给剥了洋相。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应当像“人”字,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愿意脚踏实地的人,他们总爱干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一是为了赢得他人的掌声,二是为了给自己撑面子,那些不爱脚踏实地的人,总是爱自诩聪明,事实上在时间的见证下,总有一天会出尽自己的洋相,真正有实力的人都懂得脚踏实地,懂得用最踏实的步伐来追随自己想要的人生。

③人生在世,一日当尽,一日勤

泥人张每天都在戏院,饭馆观察他人的表情,然后一边观察一边揣摩捏泥,这份对泥人技艺的执着追求,是任何一个人普通人都做不到的,之所以泥人张会名扬四海,无不因为他的勤。

《立秋》中,有一句话,天地生人,生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大致意思是生存在世界上,活着一天就应该努力、勤劳的过一天。生活中,任何一个人能够在一件事情上成功,无不因为自己后天的勤劳,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人每天早出晚归,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勤奋来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够勤快,在时间的见证下这些付出都会回馈于你的。

④真正的善良是能够为他人着想

在《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中,李金鳌虽出身贫寒,却十分善良,当小杨月楼去求他帮忙时,李金鳌二话不说就答应,后来小杨月楼寄钱补还欠款时,李金鳌叫人把钱都还给曾经为小杨月楼代付钱的弟兄们,当弟兄们没有活干的时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帮小杨月楼和各大名角卖门票,这些戏票由弟兄们拿到去卖,帮弟兄们度过了困难。

罗曼罗兰曾说,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真正善良的人都懂得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眼前的利益,能够为时刻为他人着想,所以,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请记得在为人处世中多为别人着想,因为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的人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在《好嘴杨巴》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在津门的俗世里,用“一门”手艺,传承着处世哲学,即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脚踏实地才是为人之根基、人生在世,一日当尽,一日勤、真正的善良是能够为他人着想。

冯骥才通过《好嘴杨巴》里世俗中奇人异事的经历,告诉我们了很多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处世哲学,也让我们看到了冯老对天津这片土地的热爱。

生活是一场考验。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执着和热爱,无论将来我们过得怎么样,都请记得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向上,不为世俗所影响,努力寻找最闪光的自己,就像冯骥才说的,我自己所从事我热爱的事情,谁也没有权利给我画上句号,我自己也没有。只有生命可以。”这或许是《好嘴杨巴》带给我最深的认识,《好嘴杨巴》是一本好书,希望大家在闲暇之余,多多品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