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谋篇,首先要解决的是立意问题。立意就是提炼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统领着文章的全部内容,决定着文章的表达形式。王夫之在《船山遗书·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为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他认为主题是统帅,没有统帅的军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什么材料都可以写,只要它寓有思想意义就可以获得艺术生命。他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主题,在一篇文章中统摄材料,贯通首尾,弥纶群言,它是文章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具体说来,立意就是当我们在生活中采集了材料,产生了初步的感受和认识,有了写作的欲望和冲动后,深入思考,以确定自己最终所要表达的主题。作家刘心武说:“写作……起点是原始冲动,或者说是初步的写作动机,朦胧的主题,终点是深入开掘出来的主题。”(见《作家谈创作》)这就是说,主题的形成要经历从原始冲动,朦胧的主题,到明确的主题三个阶段。立意,就是这三个阶段递进的过程。经过立意最终得到的主题,必须是正确的,深刻的,或新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提炼主题时,先要全面理解反映对象,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住对象的核心特征,选择好最佳的角度,然后不断地开掘深化,去挖掘对象的底蕴。经过反复地分析,比较,综合,体验,选择,最终得到自己满意的主题。
立意有聚合显同法、三番掘进法、求异出新法。我们先介绍聚合显同法。我们在生活中,经过观察和阅读,采集了许多材料,有了许多感受,然而,它们往往是纷繁杂芜的,即便是经过了对感受的处理,对材料的归类,我们还不能马上就找到要表达的主题。我们知道,主题,是现实生活与作者心灵撞击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作者思想相感应的结果。它的产生,是一种聚合,是一种相通。聚合显同,简单地说,就是将杂乱的,零碎的、互不相干的诸多材料和感受,经过理解和选择,将其中有内在联系的内容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这种共性,往往就成了我们所要寻找的主题。因为,它具有普遍意义,不是狭隘地理解的产物,它常常能激起读者的某种共鸣。
张艺谋在执导电影《红高粱》时,提炼主题就运用了聚合显同法。他将莫言的原著,现实生活的本身,自我的灵性这三方面的信息,经过选择,聚合到一起,形成了这部影片的主题目标。张艺谋在他的灵性中自有一种向外“滋着”的激情和活力,他一向粗犷,浓郁,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感,却一直设有找到适合自己拍摄的题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莫言的《红高梁》,立刻喜出望外,小说中人物“敢生敢死,敢恨敢爱”,“随心所欲地透出做人的自在和快乐”,这正是他自己追求的人生态度,而现实生活是,我们这个民族正面临着精神萎缩和挺胸做人的选择。这三方面信息撞击强烈的精神火花来,产生出“表现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生命意识,展示一种轰轰烈烈,张张扬扬,痛快淋漓的人生态度”这样一种主题。
运用聚合显同法的步骤是:先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每一个信息的含义,然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共同的东西。熟练地按这样的步骤操作,就能快速地提炼出主题。有位作者在生活中收集了如下一些材料:1、一个五岁的小拭在幼儿园被小朋友的手指抓破了脸,妈妈发火了:“你干吗不打他?以后,妈妈不给你剪指甲了,你也抓他!’2、公共汽车上,一个准备让座给老人的男接遭到了母亲的训斥:“坐下,就你多事!”3、某校组织游泳,一家长生怕自己的宝贝吃冷食物伤胃,将粥送到游泳池。4、北京一份报纸上介绍:一位母亲为了给儿子买一串香蕉,但当她咬了一口时,仅三岁的儿于竟声色俱厉:“吐出来!”妈妈哭了,她对邻居说:“他这么小,就这样待我……”5、古代一则笑话:某家一于,已到而立之年,却一直靠五十岁的父亲养活。算命先生说:父亲活八十,儿子活六十二。儿子听后大哭:“我父活八十,我活六十二,那剩下两年谁养活我?”在对这些材料理解后,作者找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父母对待孩子由于过分的宠爱,没有加强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泯灭了孩子的良知。抓住这一共同的内核,由此提炼出要家长引以为戒的思考主题。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侧面的,因此,不同的作者,甚至同一个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相同的材料进行“聚合显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主题。比如,以《我爱竹》为属的命题作文,当我们对生活中竹的形象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进行“聚合显同”,便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从竹子“身着绿装,高高挺立”的形象中,看到了它的“清秀挺拔的气质”,从“暴雨过后,花零叶落,唯有竹依然潇洒傲立”,看到了它“坚强不倔的性格”。因而引出‘希望能把自己锻炼得像竹一样”、“清秀挺拔”、“坚强地走向人生的坎坷之路”的主题;——从“修直的竹枝,翠绿的竹叶”、“微风摇动它的枝叶发出沙沙声”中,感到了它的“脱俗”、“闲逸”、“雅”,从“狂风暴雨来临,草木万物皆卑躬屈膝”、“唯有竹,坚定地挺立在风中”、“宁愿‘咔嚓’一声折断身躯,为保全气节而死,也不向残暴低头”中,看到了它的“倔强、刚烈的性格”,并联系到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高雅脱俗和倔强刚烈的品质,由此抒发出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讴歌。运用聚合显同法立意,还有一个角度的选择问题,究竟选择什么角度,这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从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着眼。下面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聚合显同法,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感慨中,提炼出独特的主题的?
用心对待自己有一种梦想,曾千百次在心头出现:一天,神灵突然降临人世,让我说出一个愿望。我说,给我美丽的容颜,自信的体态,迷人的微笑!于是,我在瞬间就成了倾倒众生的偶像……但是当不可抑制的狂想和幻觉消失后,揽镜自照,我依然是那个黑黑瘦瘦,带着千百个自己不能容纳的缺憾的费毛丫头。啊!这残酷的现实,而我却极想去改变现状,去塑造一个完完全全崭新的我。
偶然一日,在繁华拥挤的街头,忽见众人之中有个高挑娇丽的身影。雪白纱质背心,雪白纱质裙裤,最妙的是那件飘飘荡荡,长及膝盖的雪白长裙,衬托得这个颀长的女子摇曳生姿,飘飘欲仙。我几乎看呆了,也隐隐地有些嫉妒,更渴望,眼前这个举手投足皆流露出雅致与妩媚的女子就是我!从那日起,我不再爱穿曾经一度迷恋的红色T恤,不再认为穿一身稀奇古怪的牛仔装就可以拥抱整个青春。我想往那一袭能够掩盖黑色皮肤的长袍,想往飘逸的长裙,更羡慕那种特殊的,迷人的风姿……终于有一天,镜子中出现了一个女拄:雪白的真丝背心,雪白的长及脚踝的裙于,还有那万种风情的雪白长袍,尖领,对襟,同色的包钮。这个陌生人是我吗?我有些怀疑。昔日那个梳着马尾辩,蹦蹦跳跳的小丫头竟然变成了一个梳着秀发、柔静的女孩,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渴望得到的吗?一阵窃喜,仿佛已把那长袍女子的美丽全偷了来。于是,不敢再夸张地哈哈大笑,害怕难得的文静一笑而光,只能抿紧嘴唇,学着古代女子的“笑不露齿”;不敢再一蹦一跳地走路,生怕那长裙冷不防地将自己绊倒,只好踩着小碎步,笨拙地学着优雅的步伐,不敢再肆无忌惮地直抒胸臆,唯恐大嗓门破坏了整个造型,只得装看沉默或是低声细语地娓娓道来……然而,如此几天下来,我并没有觉得特别的快乐,相反,心中似总有一度难以形容的滋味。一日,听到妈妈在屋里嘀咕:这小丫头,不知搞什么鬼,穿这么长的衣服晨、裙子,拖泥带水,没精打采的样子……”我不禁哑然。的确,自己被大裙摆拖得好累啊!其实,缸色的T恤,瀑亮的短裙,牛仔装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开怀大笑,无拘无束才是我的本色;而那个黑黑瘦瘦,充满朝气的小鬼了头才是真正的我。我应该为自己骄傲,不是吗?世人也许远不满足已有的东西,追求无边的完满,这在某些时候大概是一项称得上优良的品性吧。然而,自然赋于我们的特质,又岂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加以改变的呢?麦克尔.杰克逊把他的普通且粗陋的黑人面孔变成了如今白皙、诡异而诱人的容貌,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只是一个天方夜谈,因他本人就是一个神话。如果你并不企望终有一天会成为神话人物,或对此种手段无法接受的话,就不要再去想像任何奇迹。还是和我们一起去做那唯一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使你变得美好的人和事情吧——请学会欣赏自己,满意自己,用心对待自己!我们在生活中也许经历了很多事情,也产生了许多感受,由于我们未能及时从这些点点滴滴中去寻找共同的东西,即未能运用聚合垦同法去提炼主题,因而,一旦写作,就觉得无内容可写。上文作者是个有个性、爱思考的女孩,她在进行立意构思时,平日生活的经历和感慨纷纷在脑海中浮现:——曾经千百次的梦想,渴望自己美丽迷人,成为倾倒众生的偶像,但揽镜自照,为黑瘦的黄毛丫头而自惭;——一次上街,忽见一位高挑娇丽穿着雅致的女子,羡慕得要命,于是重新包装自己,不再穿红T恤、牛仔装,而改穿飘逸长裙,为了文静、妩媚,不敢夸张地笑,不敢大嗓门说话,不敢蹦跳着走路;——几天下来,自己并没觉得特别快乐,反面有点不是滋味,有别扭,有怀疑;——妈妈的不理解,坦直地批评,更是刺痛了自己的心;——想到自己曾经的无拘无束,快乐,充满朝气,又想到麦克尔·杰克逊改变了他黑人的面孔只能是一个神话故事等等……在对以上这些材料进行抽象,思考后,作者运用聚合显同法,将它们聚合在一起,很快抽出寓寄其中共同的含义,这就是:不要轻视自己,自然赋予我们的特质,不要轻易改变,要学会欣赏自己,满意自己,用心对待自己,如此提炼出富有深刻哲理,有着一定的时代和现实意义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