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曾是志愿军老战士享年88岁,山西著名花
TUhjnbcbe - 2021/11/15 13:08:00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花鸟画家祝焘先生,于年3月13日下午18时14分,因心脏功能衰竭,在家乡绥阳县去世,享年88岁。遵从祝焘先生生前后事简办遗愿,遗体告别仪式定于年3月14日上午8点在绥阳县大辰山华山厅举行。

沉痛悼念,特此讣告!

祝焘,贵州遵义绥阳人,笔名竹樵,年出生,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中国首届花鸟画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评委,其作品《云冈风光》被周恩来总理作为国礼赠与来华访问的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三晋珍禽》收入神州颂国画长卷并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谷静清泉响》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中国画报》推出特刊《人民艺术家》,收录了15名当代花鸟画家简介和作品,祝焘,便是其中之一。他用简洁凝练的笔墨语言塑造出褐马鸡威武灵动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祝焘先生17岁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并荣立三等功。他一生为人民工作,为时代书写,创作了一大批风格迥异、讴歌时代的美术作品,年,祝焘先生将其一生的精品力作悉数捐赠给家乡绥阳,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共绥阳县委、绥阳县人民政府建成“祝焘美术馆”专门收藏展览其画作,也成为祝焘先生回乡教学的场所。

积德百年元气厚

读书五代雅人多

祝焘先生,一路走好!

祝焘,笔名竹樵,年出生于贵州省绥阳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年参加中国人民 。年从部队转业到太原。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师范科。太原市文联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雪涛艺术研究会理事、太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现为山西省山水画艺委会名誉会长、山西省花鸟画艺委会名誉会长、深圳市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深圳谷风画院名誉院长、南潮花鸟画院名誉院长。从年开始,长期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稀世珍禽褐马鸡深入观察研究,塑造出褐马鸡鲜活生动的原创艺术形象。由于在花鸟画方面具有执著的创新追求和独到的建树,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中国首届花鸟画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作品展”、“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评委。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重大学术活动,曾三次在太原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和夫人汪伊虹五次联袂举办中国画展。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中南海、天安门城楼、京西宾馆、京丰宾馆等单位创作巨幅陈列画。出版有《祝焘画集》《中国当代花鸟画坛10名家·祝焘作品》《祝焘艺术研究》《写意花鸟画法》《写意褐马鸡画法》、《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祝焘》(大红袍)等二十余种专著。

导读(四大版块):

一.

二.

三.

四.

一.

年创作中国画《云冈风光》,作为山西省政府礼品赠送由周恩来总理陪同访问云冈石窟的法国总理蓬皮杜。

年和画家王朝瑞合作创作巨幅漆画《在太行山上》,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西厅。

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邀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知名画家,为天安门城楼精心绘制国画佳作、绚丽装点。祝焘先生创作并赠献《寒林飞雪》中国画丈二幅,在天安门城楼展出并被作为珍品收藏,同时被收录在《天安门珍藏书画集》(北京出版社出版)中。

年6月祝焘先生创作的《三晋珍禽》中国画作品,被中南海珍藏,并被收录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南海珍藏书画集》中。

年在广州美术馆举办《祝焘汪伊虹中国画联展》,年5月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祝焘汪伊虹中国画联展》,年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祝焘汪伊虹中国画联展》。

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再次邀请祝焘先生为天安门城楼创作《珍禽迎雪》中国画丈二幅,为天安门城楼赠献装点,被天安门城楼收藏、展出,并收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天安门世纪珍藏》画集中。画集精选了收藏于中南海的珍稀书画作品共幅,几乎囊括了近现代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书画界各个流派和不同历史时期几代名家的精品和旷世力作。

年9月创作《塞外山野雪茫茫》,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年—年),并被收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画集》中。《百年中国画展》是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共同主办。从年至年评选出20世纪年来中国美术史上位画家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最具影响力的传世佳作。通过《百年中国画展》能够较形象系统地概括中国画百年发展的脉络。

年至年,天津杨柳青画社连续出版了4开本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祝焘花鸟作品精选》、美术教学示范作品《写意褐马鸡画法》、《写意荷花画法》、《写意花鸟画法》4种大型画册。此书出版后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并连续再版。

年10月12日,祝焘先生创作的《三晋珍禽》中国画作品,被收入《神州颂》中国画长卷并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

年10月,《谷静清泉响》六尺整张中国画作品入选《故宫博物院八十周年收藏展》。此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次举办收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最有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成绩斐然的著名画家作品。

年,山西日报组织专家评审为“山西书画·大家”,并专版推介。

年夏,在扎根山西60周年之际,应邀在麒麟画馆举办“祝焘山水画展”。同时,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笔墨性情·祝焘卷》,这是先生首次出版山水画作品专辑。

年起,应邀参加由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担任学术主持的“花之魂”当代花鸟画名家全国巡展。

年9月,向家乡贵州省绥阳县人民政府捐赠90余件、平方尺国画作品,县里专门在螺江九曲湿地公园内建成祝焘美术馆,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系贵州省首家个人美术馆。

年6月,遵义市美术馆举办“笔墨写桑梓丹青绘同心——人民艺术家祝焘先生美术作品展”。

年秋,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勋章。

年3月13日,在绥阳逝世,享年88岁。

二、

1.大巧与造化同工——祝焘画心赏

鲁慕迅/文

祝焘的画我看过不少,不论是巨幅大轴的三晋珍禽褐马鸡,还是几笔兰花、几个山果的册页小品,都使人感到生气郁勃,内蕴丰富,充满着生命的张力和动感,从而具有打动观者的强烈而持久的艺术魅力。

祝焘的画风朴实平易,画如其人。人道他:“耳不聪却眼明,口木讷却思捷”,可说是一个聪明的老实人,他的画则可说是老实的聪明画。他不以奇巧取胜,而于平实中见深厚,松秀中见洒脱,清纯雅正而气韵流走,锋芒内敛而光彩照人。在他那和谐自然而又富于节奏感的画幅中,蕴含着艺术的生命,流露出艺术的韵味。

生生不息的自然节律是宇宙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当它通过作者的主观审美作用而表现为画中的节奏和韵律,同时也就赋予作品以艺术的生命。祝焘是从他长期对自然节律的感悟中窥见了艺术生命的奥秘,找到了艺术美的源泉。他在画中善于运用各种形式因素和表现手段来体现节奏和韵律,追求着一种和谐而富于动感的美,这正是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的效果。

南齐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一语,之所以成为中国画千古不易的至高标准,就在于它深刻地接触到了艺术的特质,启示了艺术的真谛。如果把它和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互为参证和阐释,足可构成一个关于中国画艺术特质和艺术创造的完整系统:这便是从人与宇宙自然的交往中,通过对节奏和韵律的感悟,直接把握艺术的生命。

评者和画人均一致认为祝焘的功力深厚,技巧娴熟。作为一个成熟的画家,祝焘早已具备而且超越了驾驭笔墨、塑造形象、经营画面等这些基本的功力和技巧,通过对气韵的追求,通过对艺术生命的深层的认识与把握,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祝焘的用笔劲健浑厚,静定沉着,不漂不躁而又松秀空灵。于轻重转折间见含蓄变化,婀娜多姿;于点线错落中觉节奏鲜明,韵致洒然。他用笔虽变化甚多,而笔笔俱是写出。他更深得一笔画之理,虽千笔万笔,总是一笔,最后达到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这“一笔”便是构成全画的一个有机的细胞。由于他画中的每个细胞都富有活力,那整个“机体”,自然健美清新,神采焕然了。

祝焘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各种花卉禽鸟的形体结构,神情动态,俱都谙察默识,熟记于胸,胸中储存了丰富的意象,而且根据表现的要求,创造了娴熟的笔墨程式。因此,下笔便能跃然纸上,生动传神。

常言熟能生巧。技术、技法的熟可以经由反复练习而获致,巧却是包含才思的艺术创造才能。熟练方能自由挥洒,不滞于手,方能使巧得以尽情的发挥,从而创造艺术的生命,这便是熟后之生。祝焘正是以娴熟的技巧去表现内在的生命。他画中的笔墨技巧,不仅凝聚着对象的生气,天地的灵气,也是作者自身感情的符号,生命的轨迹。只有这样的功力和技巧,才是真功夫,真技巧,是侔于造化的大巧。

由于祝焘的功力技巧成熟而全面,他在题材的选择上便有着更大的自由。他的画路很宽,山水、花鸟无所不能。有时他还将山水与花鸟结合,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像《寒林飞雪》、《瑞雪珍禽》、《三晋珍禽》、《寒空动烟雪》等,都是山水与花鸟结合得浑然无间的例证。作者曾多次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写生,对褐马鸡进行过长期深入的观察研究。这种观察不仅从科学的方面去熟悉它们的形体结构和生态习性,而更主要的是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它们动态的优美,性情的温驯,生活的闲适。因此,出于作者笔下的褐马鸡何止百数,却各不雷同,皆有生命和个性。那成群而居的褐马鸡,及像一个个和睦相处的小家族,相依相亲,顾盼有情,充满了人情味。然而作者对褐马鸡的表现,又并非仅仅着眼于褐马鸡自身。他把褐马鸡只是作为一种媒介,追求的却是更为深邃的意境。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花鸟画,而是作者向观众打开的一扇通向宇宙自然的窗扉,展示着大自然的一角。作者以其在山水画方面的修养和功力,以致密遒劲而生动灵秀的笔触,为褐马鸡创造了一个幽深静谧,生机无限的世界,使褐马鸡融入到这个充满原始的神秘意味和野性的世界中,成为它有机的一部分,情景交融,从而产生了诗的意境。

除了褐马鸡,作者还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其他的花和鸟的形象,如禽鸟中的鹤、鹭、鸡、鸭、八哥、麻雀、喜鹊、燕子、珍珠鸡以及草虫等等;花卉中的梅、兰、竹、菊、芙蓉、荷花、牡丹、芍药以及四时蔬果等等,凡所常见者皆入画。作者的题材范围宽广,表现手法也很多样。他在面对不同的题材时,不是用一种习用的表现手法,以不变应万变地去描摹一切,而是根据自己当时的新鲜感受,不断调整和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寻找新鲜独特的绘画语言,务使艺术表现与审美感受达到高度的和谐一致。所以他的画既有明显而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面貌,同时随着他审美追求的每一步足迹,又处于时时不断的变化中。如《雨后牡丹春睡浓》、《荷塘无处不是诗》、《临渊羡鱼》、《踏青》、《戏水》、《秋实图》等,虽同属大写意的范畴,但由于表现手法和技法的种种变化,便产生出不同特色的绘画语言和情趣。《荷塘无处不是诗》纯以湿墨渍出而骨力内含,显得蓊郁苍翠,一片清幽;《戏水》则干湿互用,勾点兼施,满纸秋水明净,生意盎然;《雨后牡丹春睡浓》尽脱坊间俗艳浮华气息,也不再是牡丹本来的娇弱富贵之态,作者以泼墨泼彩大笔点染花叶,以排比之笔勾叶脉,节奏强烈而音韵锵然,重新赋予牡丹以酣畅豪爽的性格;《临渊羡鱼》中的三只八哥,形象生动而动态各异,在浑融朦胧、水气淋漓的背景下犹如三个清脆的音符,而羡鱼之意,尤饶谐趣。作者是一位勤于实践、创作甚丰的画家,而他的每一幅新作,皆有新意新情和新的手法语言,很少自我重复,这就尤其难能可贵了。

人品即画品,人品与画品并重,是我国传统绘画观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从祝焘的人画如一中再次得到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清代画家、理论家沈宗骞在其所著《芥舟学画编》中有一段话说得好:“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具此四者格不求高而自高矣。”又说:“笔墨出于手,实根于心,……味之而愈长则知其蕴之深也,久之而弥彰则知其植之厚也。蕴深而植厚,乃是真正风雅,亦是最高体格。”这段话是说画格的,却句句不离作者的人品修养,这几句话用来概括祝焘的人品与画品无不尽合。

祝焘为人诚朴,性情耿介,不慕荣利,醉心艺术,是一个虔诚的艺术信徒。他在艺术上执著追求,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既不为世俗名利所动心,也不为画坛时尚所影响。他常说:“我画我的”,正是这个“我的”才是他自己的画目,独立的品格。这使他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占有自己的位置,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多元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元。由此他的画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很高的评价,影响及于国内外。

祝焘年方六二,这对于一个中国画家来说,正是艺术上已达成熟,创造力仍很旺盛的艺术高峰期。愿他的这颗纯净良善的心,在与宇宙天地的交往中,不断获得新能源,则他的艺术必将青春常在,与日俱新。乙亥初夏于武汉

——选自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画家系列——祝焘画集》

2.祝焘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汪伊虹

在中国画领域里,画家们面对着诸多有如高山峻岭般的大师。作为一名当代的国画家,其作品必须既要有传统,又要有自家面貌,同时还要好,这确实很不容易。因为对中国画的要求来讲,确实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标准,而大家都照此办理,其结果也就容易大致上差不多。画面达到了一种比较新颖的视觉效果,从传统审美标准来说,却又差很多韵味;当作品有了较醇的韵味,却又显得过于接近大师的面貌,而少有独到的创造;或者既有个性特征,又是传统的,却还不够好,还需要更多的修炼。

祝焘的花鸟画就是经过了这样一个艰难的历程。祝寿是贵州绥阳旺草人,从小从师王式如先生学习中国画与书法,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根基。在成为专业画家之前,又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自学。在这个长期的中国画自学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师从,没有具体的门派,所以祝焘在艺术问题上没有门户之见,没有从观念上、课程安排上、主攻方向上受到任何制约。对自己风格的形成,他并没有刻意地设计与营造,也没有功利地选择自己的师从,他只是根据自己独特的条件,随着自己的性情,随着此一时、彼一时的真情实感,自说自话地选择。由于自己说了算,他自己就是自己的导师;由于自己可以随意选择,天性就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这样,通过学习、通过融汇,祝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

中国画的传统是那样悠久,从古到今有多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与发现的楷模。似乎不管你有哪方面的兴趣,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所需。祝焘特别偏爱宋代诸家及近代名家如:虚谷、任伯年、潘天寿等。从中可以看到贯穿其中的共同点:严谨的结构、劲健的笔力、坚实的造型、强烈的个性。祝焘相信自己的感觉,就是认准了一点:符合自己的性情,符合自己的真爱。对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亦满怀尊敬之情,但一方面由于与自己个性有一定距离,一方面也不乏有意采取对某种外表形式的回避,他进行独具慧眼的选择。

由于花鸟画从题材、形象到观赏者的欣赏习惯都具有一种纯粹性、单纯性,其中各种形象在画面中亦呈现一种符号状态,因此也就接近音乐——把各种音符按旋律与节奏组合起来形成的音乐,创作过程也很像即兴演奏,既有作曲成分,又有很强的演奏性。欣赏者甚至分不清是在欣赏音乐本身所传达的信息,还是在欣赏画家本人的演奏技巧与艺术风格,可以说更高层次的欣赏是对技巧美与风格美的欣赏,因此在这两方面对画家都会有相当高的审美要求。而祝焘在长期艺术磨炼中所自然形成的风格之美,正是以其瘦骨清相、雅丽明艳、俏巧爽利、劲健内敛之品格而在当今花鸟画的众芳圃中别其一格,也为花鸟画的同好者增添了一种新的审美经验。花鸟画是一门有如音乐演奏般优美的技艺,而祝焘是精通这门技艺真髓的行家里手,能在他自己的领域里做到美轮美奂、音色纯正、情理兼备。

祝焘笔墨艺术以瘦骨清相为其主要特征,这种刚正清瘦的骨力得益于他从小练起的欧体书法,所以其用笔明显不同于绵里裹针、高古游丝、杨氏太极拳的圆转温雅一派,也不同于怒发贲扬的少林拳脚张力一派。其瘦硬挺劲中,自有一种透向内部的力,这种力是一种内敛的力,磁实、深透、毫不张扬;用笔有速度,亦能运笔见锋利,不拘成法,在速度中仍有静感;在作画中,中偏锋兼用,而对偏锋的运用在笔灵活向背,生动造型的同时并不一定失掉中锋的精神,故只要用笔时精神凝聚,那么中锋的精神也并不定以表面的样式来限定,偏锋用好,照样可以确实,坚硬。这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拓展,对笔墨的衡量,不能只从表面上限于单一的标准,只要醇正到位,对新的笔墨美感可以进行多样的尝试。在墨法方面,祝焘在用水与破墨法上颇有心得,一气呵成,自然妙化与理性把握能够进行轻松的结合,不仅能在同一部位进行多层次虚实处理,避免了平板而颇有韵致,而且形成或透明娇美、或沉雄浑厚的水晕效果。做到轻快亮丽而不轻浮,浓重涩辣而笔墨简练,对比得当而不简单化,颇能耐人品味。

在用笔的松与紧两路中,祝焘属于紧的一路,因为他的劲健与严谨,不同于松动用笔的一派而别开生面,所以全画总体的一气呵成、通畅、舒展与轻松非常好地弥补了一般用松动笔墨的不足。在画面感觉的软性和硬性两路中,祝焘属于硬性一路,从造型至线性,都比较瘦劲,恰到好处地用极透明润泽的水晕弥补了软的一面,从而达到形式美的完满。

在自然形神之美与文人意趣之美(或慵懒、或疏狂、或古拙、或怪诞……)之间,祝焘选择了前者。对现实的具象之美的表现,呈现一派健康与优美。在这方面,祝焘进行了练形与练神。祝焘注重形象结构的精到与俏丽,更重传神的生动与可爱。但这已不是自然风物的再现,而是再造的艺术形象。其实不管写实或者变形,都只是表象的不同,只要使形神具有意味,这意味又是醇正的,都将成为艺术形象,这是写意花鸟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造型、练形过程。在炼神方面,祝焘十分重视花与鸟的神韵、鸟的动作的生动,做到这一点也许还不难,难的是在生动中的凝练,在画面上留得住,而不是一种躁动、一种浮泛。不论是静还是动,都是锤炼过的,是凝得住的。年2月

3.满目春光夕阳正艳——祝焘写意花鸟画近作读后

贾德江/文

一门艺术之存在必有一种文化之依托,一家艺术之成就必有一种信仰之驱动。举凡有大成就的艺术家,必自觉或不自觉地怀抱一种文化信仰与美学思想。祝焘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他认真传承传统文化之精髓,致力于写意花鸟画承前启后的开拓与发展,是十分自觉和充满深情的,也是他毕生的追求与执著的信念。

多年来,他潜心于写意花鸟画追远历新的研究,在这一古老的艺术中努力注入自己的创造。一方面他将传统绘画中人与自然的亲和情感融入心境,在旧有花鸟画程式的基础上探索各种新的技法表现;一方面竭力追求尽可能个性化和风格化的艺术语言,去传达自己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本身所作的独到解读。他以对自然依恋的态度来延续传统文脉,寻觅鸟语花香,让勃勃生机跃然纸上,蓄满腔激情于腕底笔下,不只将他在前人启发下创造的写意花鸟技法运用到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更值得我们品味的是画家“用时代的语汇和个人的修辞”,赋予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品种以充满活力和鲜明个性的现代样式,踏出了当代写意花鸟画借古以开今的成功之路。

近读他的画作,祝焘已八十高龄,他的人和他的画一样,依然是那样的青春与旺盛。我看到了一位矢志不渝在写意花鸟艺术道路上不断精进的宿将,钟情在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满面灿烂,满身墨香,满心阳光,连他的白发都飘满了丹青的芬芳。在他的作品里,花卉的绽放是那么明朗绚丽、春光无限,鸟禽的挥毫是那么活灵活现、生意盎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有精神、有理念、有性情的老画家关爱自然的真情倾泻与执拗表达,那表现激情与创作状态让我联想到一生贫穷而热爱艺术的凡?高,只不过凡?高是在画心上的上帝,而祝焘是在画心中的太阳。因此他的作品别具一种美感,既不同于八大山人的冷,也不同于徐青藤的狂,既不同于吴昌硕的苦,也不同于任伯年的柔,更不同于扬州八怪的野,而是热而感人,是以真率烂漫之笔作水墨淋漓之画,示人以热情而浪漫、天真而恣意。祝焘之热,像齐白石那样以出自大匠之门的身手,为花写照,为鸟传神,抒发普通百姓爱乡土爱家园的真挚而丰富的感情。所不同的是,祝焘的写意花鸟更多地强调花与鸟的结合,注重花鸟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让花鸟在宇宙中融出融入,与山水共生共荣,让花与鸟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生态展现出无尽的生机,成为与现代中国人的感情生活和审美体验更密切的对象。祝焘是以当代人的眼光和心灵在感受生活与自然中直接捕捉“画外之意”与“意外之妙”,既保持了新鲜强烈的“览物所得”,又以所养所崇升华了自然所见,画出了所知所想,从而创造了异彩纷呈又洋溢着诗情的动人意境。这种在花鸟画中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在前人作品中也偶尔有之,但自觉、全面地创造有时代感的意境,则是祝焘写意花鸟画的成功所在,也使他的作品在“形神兼备,笔境兼夺”中流露出较多的个性风采,令人感慨系之。

有感之一,祝焘的花鸟画始终贯穿着一种清新气息,是一种积极、热烈、乐观、向上的情绪。这种情绪由画家灌注到作品中并洋溢在花卉的形态、鸟禽的动势,以及画面的布局、笔墨、色彩的运用上,遂使画面展现着以往花鸟作品中罕见的鲜活感。祝焘的审美观已从前人再现花形鸟态和以花鸟喻人、缘物寄情的传统观念中,演变为对生命力的歌颂,强调通过自然花鸟景物的写意表现大自然中蕴含的蓬勃生机,显得格外的生动、活泼、热情而欢愉。这正是作为现代画家内心情感的流露,也是当今时代精神的反映,因此才有那么多不见古人画意的语境纳入他的视线,给人以充满阳光、拥抱生活的感受。

有感之二,祝焘的花鸟画无不求真求美。求“真”指他重视写生和造型,努力从写生中获取创造形象的源泉与动力。他摒弃只知临摹古人的手一双,不主张以西画改造中国画,不以“写实主义”替代写意传统,对于自己师法过的传统,都采取了“师法舍短”“兼收并蓄”的态度。求“美”,指他的美学追求不以“重、拙、大”为宗,而以形简神生、灵动鲜活为本,在风格上追求优美而非崇高。他以平常心看待自然与人生,不孤高、不冷僻、不狂怪、不奇异,大璞不雕,雅俗共赏。因此,祝焘的画达到了形真情茂、笔厚意丰的艺术效果。它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现实之境提升到艺术之境,把写意花鸟的形式之美、笔墨之美、意境之美推向极致。祝焘具备这种能力,幅幅作品显示了他厚积薄发的底蕴和才情。

有感之三,祝焘的花鸟画无不求情求趣。这种情趣首先表现在笔墨上,也表现在造型的处理和意境的追求上。祝焘的用笔讲究以书法笔意入画,笔笔写就,笔画自由而有法度,墨法精熟而能变化。禽鸟造型简洁夸张,多有变形,突出了神情意态的宛然如生。色彩略参西法,既有统调的渲染,也有重色的点缀,墨色浑融,相映生辉。他把勾勒、没骨、点厾、泼墨、泼彩参酌运用,更在用笔上自成一体,如行云流水,随机生发,和易而流畅。“一切景语皆情语”,为的是以情写景,以景衬情,营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得自然之真趣。

“笼天地于形式,挫万物于笔端”,仍然是大写意的笔墨,却不粗率与空泛,既得文人意蕴带来的用笔、施墨、设色的生动性,又兼顾到物态、物形、物性的写实性,祝焘的写意花鸟绝妙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文化精神,并以他个性化、风格化的绘画语言,表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体会和感动。我以为,祝焘是我国当代杰出的花鸟画家。他特有的禀赋气质,在生活的开掘、传统的择取和技巧的锤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画令人亲,令人喜,更令人思,新荷翠羽、碧池群鸭、晨晖双鹭、竹林飞雀、蕉下雏鸡,都无声地把万物的自由与人生的佳兴合二为一。不题诗句而诗情洋溢,不需弦管而乐音缭绕,那春风秋韵、山光水色、鸟鸣花放,又与人物内心情感起伏呼应,意满画中,情飘画外。

这位曾冲锋陷阵于炮火连天朝鲜战场上的血性男儿,这位无师自通而取得成功的艺术家,为中国写意花鸟画推陈出新做出的贡献,以及为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个性情认真处理生活、传统与技巧关系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后学者的深思和光大。

年8月21于北京王府花园

——选自《祝焘写意花鸟小品》

4.珍禽迎雪——祝焘先生的“褐马鸡”情缘

艺兴/文

为百花写照,为百鸟传神,多数花鸟画家都有这样的宏愿。因为,题材的宽广既可以展示画家的功力和技法,又能借其抒发不同的情志,追逐多彩的人生。其中一些高明的画家,会在遍采百花的基础上主攻主打一个题材,通过挖掘这个题材的不同侧面和深刻内涵,千锤百炼,以此确立自己艺术的高峰。近现代画坛,“悲鸿马”,“白石虾”,“黄胄驴”,都是这样的。画家祝焘先生也是这样一位高明人士。提起祝焘,人们对他的主打他题材耳熟能详——褐马鸡。

褐马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鸟类,体长1-1.2米,全身浓褐,头颈灰黑,脸颊艳红,尾羽后翘似竖琴,特别好看,腿粗善奔跑,叫声粗重宏亮,两公里外可闻,常成群活动,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见于山西管涔山森林公园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冠为山西“省鸟”。褐马鸡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健勇善斗,尤其在繁殖季节,雄鸟都要为夺雌鸟而发生激烈的争斗,有置死不避艰险的品格,被称为“毅鸟”。所以,从战国时赵武灵王起,历代帝王都用褐马鸡的尾羽装饰武将的帽盔,用以激励将士,奋勇直前。

这样一种猛禽,前人没有画过,又在造型、色彩、寓意诸方面都有料可挖,其进入祝焘的视线,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先生为了画好这些褐马鸡,曾多次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写生,对它们进行过长期深入的观察研究,掌握它们的形体结构和生态习性,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它们的美。

自然界中真实的褐马鸡,威猛而漂亮,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度。到了祝焘先生笔下,这些形象和特性有了提炼和升华,如昂首挺胸,傲然挺立,俯视一切,雍容华贵,气宇轩昂。具体而言:嘴经过适当的夸张和变形,成为符号化的三角形,嘴角的锐度保持着攻击的实力;颈部和前胸的色彩给予丰富想象以增加美感,松松软软的块面,既展示水墨的韵味,又给人结实饱满之感;尾羽以大面积的空白处理,调节了画面的节奏,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爪子始终刚劲有力,脚踏实地,稳重而自然;无论群居还是独处,都能斗霜傲雪,适应自然,悠然自得!

再往深里想,祝焘先生笔下的褐马鸡,是人格化了的褐马鸡,意在表达一种人类普遍的价值观——自尊、自爱、自觉、自信、自强。在如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形势下,祝先生为褐马鸡还原了一个神秘野性的原始世界,为生灵万物呼唤一种淳朴、本真、烂漫的生命情态。如此,褐马鸡成了他传递花鸟精神的一个形象代言鸟!

鉴于祝焘先生的创作实践成就,年1月,天津杨柳青画社专门为他出版了美术教学范例分册——《写意褐马鸡画法》一书,先生于此系统地讲解了褐马鸡画法的绘画步骤及技巧。此书的出版,也预示着,祝焘和他的褐马鸡,必将永载美术史册。

三.

亢佐田:亦师亦友

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各地大抓美术创作。祝焘创作了《战地黄花分外香》一画,鲜亮蓬勃地绽放于画坛,引发广大观众的
  由《战地黄花分外香》一画,我认识了祝焘先生,在以后的几十年接触中,成了我的师友。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钻研精神,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花开祖国四方。如今是名实相符的花鸟大家。更可贵的是先生年届耋耄,仍保留着军人的豪气和壮心。艺品艺德,堪称画界楷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西才刚建立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寥寥无几,花鸟画界更是冷落寂寞。而今展望艺苑画坛,崛起才俊济济,万紫千红争相斗艳,蔚为壮观,其间许多中青年画家,是在祝焘先生的引领栽培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其劳其功实可谓大焉,他像一株常青老树,在旭日晨风中高高挺立。

裴玉林:笔如神助夺造化耄耋之年返童真

仰慕祝老而结识已三十余载,他在我心中也一直是位可爱、可敬的师长。跟他在一起,感受到的是呵护,关爱和丝丝温馨。

上世纪八十年代,祝老已是我省活跃在中国花鸟画坛备受
  祝焘先生在绘画上才思敏捷,技巧灿然夺目,笔墨与色彩相生相发,一点一缀皆臻绝妙。他以深厚的笔底功力、艺术涵养,尽展了健康向上、雅俗共赏、人们熟悉且喜闻乐见的艺术风貌,吸引了社会上众多后学跟随,也给学习者很多的启迪与帮助。


  因家父也是习画之人,所以我从小就知道祝焘先生是大画家。大学毕业到山西日报工作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向他学习请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日报常常举办多种形式的绘画艺术活动,祝焘先生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最难忘的是上世纪90年代在山西日报举办的一次大型笔会,邀请了众多艺术家,如祝焘先生、赵梅生先生、姚天沐先生、林鹏先生、田树苌先生、赵望进先生等等。众多大家相聚,必有神品。待到一切就绪,几位先生先后动笔,挥毫落墨间,石头、梅花、柳枝等物纷纷跃然纸上。盖因圈内都知祝焘先生是画界快手,收拾、调整大幅画面的高手的缘故,赵梅生先生当时说了一句:“让祝焘最后收拾残局吧,他有办法。”于是,祝焘先生欣然提起一支大笔,墨气淋漓的一株芭蕉自画幅底直冲幅顶,随后他又画了茶花、几只八哥。这几只八哥有的落在石头上仰头远眺,有的落在梅枝上侧首而视,而另一只则从远处栩然飞来,里外呼应。一时间,画面充满了生机。祝焘先生画的这几只八哥宛如诗中的诗眼,一词既出,通篇生辉。在场的书画家们纷纷拊掌称快。此所谓: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不经意间,在画坛又流传下一段佳话。

孙海青:

花鸟画创作是造景艺术,融汇了中国画的笔情墨趣,是创造生活中美的境界。祝焘先生的作品,是艺术家凭生活的观察和积淀而获得的意境。画面清新优美,耐人寻味。尤其画的褐马鸡等体裁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手法。从他的画中,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真诚、朴实、宽厚的人格魅力,是当今我国花鸟画领域领军前辈,是指导我学习的导师。

郝向炫:

观祝焘先生的山水画,有一个因素不引人注意,即他的画中的留白,或为溪水,或为泉瀑,或为云烟,或为天空,或为实,或为虚,或有形,或无形,可谓无穷变化。使得黑墨产生了光亮,色彩更为鲜活,景物更加和谐,画面更是生动,所营造之情境跃然纸上。

霍俊其:

中国画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章法,它包括构图、布局、线条色块、设色的安排,有什么样的章法就有什么样的境界。章法有大小,有奇险,也有平和激荡,线条有刚柔、急缓等等,能把这些因素非常协调,不偏不倚、取之中庸地贯穿在一幅画中的画家,那一定是大家,祝焘老师做到了。

在当今国内为数不多的花鸟画大家中,祝焘老师以其全面的修养、扎实的功夫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赞誉,无论专家藏家及美术爱好者都会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大家必定会对画界产生影响,因其内容广博,不同取向的人都会从中学到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那一部分,受祝焘老师影响的青年一代画家不计其数,一个画家的成长,尤其在学校打基础的阶段,能遇到祝焘这样的老师尤为幸运。祝愿祝焘老师艺术之树常青。

霍俊其:

祝焘老师是位功底深厚、学养全面的前辈,更是一位热爱生活、勤于创作的老画家。从他近期的山水画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画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艺术的孜孜不断地追求。这些小幅作品构图巧妙,用笔灵动,设色艳而不俗。整个画面从容平和,看似随意,但布局章法认真严谨,完美中看不到刻意的痕迹。这种恰到好处的状态正是祝老师为人为艺的真实写照。一个画家一生中所追求的真善美最终是要让作品来说话的,祝老师从艺六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加上平和的心态,健康的身体,相信会有更多美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赵嗣成:

祝焘先生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中国当代花鸟画鲜明的特征和强烈的个性特点。他在作品里的写意精神和原创性,引领着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祝焘先生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和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在我国花鸟画界独树一帜,深受世人瞩目和敬仰。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清新多变的笔墨语言,可谓是在艺术上德艺双馨,名满海内外,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列,极有影响力的花鸟画大师。

祝焘先生的作品最大特点是对意境的追求和表现,他在作品中出新、出奇和超绝的语言形式,备受美术界和收藏界的推崇和青睐,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姜维:笔精墨妙,率真妍美

高手是不屑于什么“一招鲜”的,所谓“君子不器”,祝焘先生的艺术实践是一个很充分的例证。早知道先生是花鸟画大家,名满天下,近观先生山水画展,使我领略了先生又一风采。先生的山水画,以焦墨勾皴,干裂秋风似如刮铁,似渴而实润,浓淡干湿笔笔相生,浑厚华滋一任自然。先生的山水画,既有宋元山水浑穆静宓的笔墨精神和雄壮之美,又不失本性质朴笔精墨妙的文人情怀及率真妍美。无疑,先生是双栖于山水与花鸟画的个中高手!

马宏: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的国画老师祝焘先生虽已年高八十,但在中国花鸟画界素有“老小孩儿”的美称,所谓“老小孩儿”,并不是说祝老师长相有孩儿面,也并不说祝老师的性格童心不泯,而是大家对祝老师绘画风格的一种美誉和称赞,这个美称大概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祝焘老师是在绘画素养上很全面的国画家,尤其精于山水和花鸟画,近三十年来先生更专注于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数十年的绘画创作,祝老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始终追求发展与创新。在绘画风格上一直求新求变,从繁杂具象蜕化为更简约,更明丽疏朗。大约熟悉祝老师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再去看先生的新作,总有一种更加清新爽利的感觉,总会觉得老师的画风又有了新的变化,笔墨语境更加纯厚,画技驰驭更加凝练,处理画面的矛盾关系更加老辣平和。

这些,从一个画家修养、学识、技艺方面的锤炼,就像深秋的霜叶已臻完美的凝红。而先生每一幅新作所表达的美学概念和文化情操,又像二月初绽的春花,给人以新香的陶醉和嫩绿的爱恋。年届八十高龄的先生,虽已满头银丝,但先生仍然不懈地追寻着他作为一名艺术家内心深处的那份沉醉、绻恋和赞美大自然的童真,而这份童真倾注于先生的笔端,渲写在画面的每个角落,总是给人以清和淡雅的视觉感受,像细品一杯春茶,令人心静、淡泊、宁神,不自觉地进入一种禅定的境界,却又有一份童稚的欢喜。故画界赞先生为“老小孩儿”是很贴切的。

兰子:长者风范良苦用心

很多年以前,参加在太原市迎泽公园举办的一个书画联展,那时我还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书画界新兵,作品很稚嫩,迫切希望得到前辈们的指点。德高望重的祝焘老师来了,被人簇拥着,他认真观看了每个人的作品,不时对作者提出自己的建议。走到我的画前,他却表情凝重没说一句话。


  出了展厅人群散去,我主动上前请求祝老师给我的画提意见。他思考了一下,我认为他是在措辞儿,希望说出来的话别太伤着我。然后,他开始认真而又委婉地提出他的看法,更多的还是鼓励了我,印象极深的是他温和的贵州口音和坚定犀利的目光,一个画家的目光,而在这个目光后面我读到了一个长者的宽容和希望,我很感激他。


  之后不久,祝老师被邀请为我所在的班级代课,我有幸亲自目睹了他示范作画的全过程:不紧不慢地运笔弄墨,先是一组青石,然后几只八哥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上面,石下有潺潺溪水,背景衬翠绿芭蕉,浓淡干湿,疏密有致,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我相信,所有在场的学生一定和我一样,如同喝了一杯清澈甘泉,心里透亮又解渴!这次难得一见的观摩课,让我难忘,受用一生。


  祝老师不仅作画严谨,做人更是认真。当我们不再生分的时候,祝老师常常请我们这些晚辈吃饭,有时我们会在餐桌上逗着他开个玩笑,他往往会认真思考半天,然后逐字逐句分析那句已经过去了很久的玩笑话,他那眼神像极了汪伊虹老师笔下的“贝贝”,其憨态可亲的模样更是胜过了那句玩笑话,让众人好一阵开心。


  记得一次展览后,祝老师认真打过来电话指出我作品中的毛病,重申水墨画的深刻含义,语重心长,诚恳亲切,句句感受到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我很庆幸自己的艺术之路上有祝老师以及像祝老师这样的恩师道友引领辅佐,让我虽然走得东倒西歪的,却也一路奔上了大道。时值祝老师大展之际,我衷心祝福老师身体健康,永葆青春,艺术之树常青!祝老师,我们为您骄傲!

年秋,在麒麟画馆接受绥阳电视台记者专访

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是志愿军老战士享年88岁,山西著名花